[发明专利]集装箱移动卫星目标跟踪定位数据终端系统实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52375.X | 申请日: | 200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8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卫视讯卫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74 | 分类号: | G01S13/74;G06K19/07;G06K7/08;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移动 卫星 目标 跟踪 定位 数据 终端 系统 实现 方法 | ||
1、集装箱移动卫星目标跟踪定位数据终端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包括电子射频 卡标签读写器及集装箱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是由各模块组成的:集装箱号码信 息自动采集模块、货物入箱模块、货物出箱模块、报表模块、储位查询模块、 物品查询模块、客户信息查询模块、集装箱管理模块、卫星跟踪定位模块、报 警模块、帮助模块。所有的功能模块都需要与数据库相关联。主界面采用C#语 言编程,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在与数据库连接的过程中,采用以卫星 通信为主、CDMA、GPRS补偿的通信组网模式实现连接。
2、集装箱移动卫星目标跟踪定位数据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将记录有集装箱位置、物品类别、数量等数据的射频卡安装在集装箱上,借助 射频识别技术,就可以确定集装箱在货场内的确切位置,在移动时可以将更新 的数据写入射频卡(现场无线改写类)。系统还可以识别未被允许的集装箱移动, 有利于管理和安全。特别的,对集装箱内部的物品表贴较为简单的射频卡(集 成电路固化类),以便于箱中物料的记载统计。考虑到箱内物品形体各异,且摆 放的便捷性,一件物品具有一个标签会有问题,只有几个标签贴在一个物品上 以确保所有时候都有一个标签是可以看见的。这一点在采用便携式采集装备上 是非常必要的。同样由于集装箱均采用金属制造,且箱体在堆积过程中叠摞重 压较为严重,故RFID标签在集装箱上的安装要采取多方位、多表面安装方式, 确保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快捷性与完整性。
3、集装箱箱号采集功能
集装箱箱号信息自动采集系统用于自动识别和采集集装箱箱号,相关信息上传 至集装箱堆场信息管理系统。
①集装箱标签
标签密封后安装在集装箱的顶部和侧边。集装箱的标签采用无源标签,它是靠 安装在吊具上或入口处的微波天线发射的载波信号能量供电,在微处理器的控 制下,将其内存信息进行编码调制,然后同频反射给微波天线接收。
集装箱标签在集装箱顶部和集装箱侧面各安装一块,顶部标签用于堆场吊车抓 取时读取,侧面标签用于车辆运输时读取。
②微波天线
微波天线是集装箱箱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发射和接收装置。
③箱号识别仪
自动识别集装箱箱号,标签信息通过通信模块传输给其它系统,实现集装箱信 息与其它系统的信息共享,并提供多种对外信息接口。
④集装箱箱号采集点的设计
在集装箱进口和出口各安装一套箱号识别仪,箱号识别仪的微波天线放在公路 进口和出口旁边,采集集装箱箱号,箱号信息上传至集装箱信息管理系统。
4、阅读器的功能:
阅读器的控制单元的功能包括: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应用系统软 件发来的命令;控制与射频卡的通信过程(主-从原则);信号的编解码。对一些 特殊的系统还有执行反碰撞算法,对射频卡与阅读器间要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 和解密,以及进行射频卡和阅读器间的身份验证等附加功能。
5、跟踪定位功能
使用GPS跟踪定位模块,利用卫星、GPRS、CDMA网络技术,实现移动目标的定 位、跟踪、报警。具有盲区少、适应面宽、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功率消耗, 并支持长时间的工作,成本低的特点。
6、射频卡的功能
本方案中,考虑到射频卡使用特点,在方案中使用的射频卡包括两种:集成电 路固化式、现场无线改写式二类。
其中,集成固化式电子标签内的信息一般在集成电路生产时即将信息以ROM工 艺模式注入,其保存的信息是一成不变的;现场无线改写式电子标签具有特定 的改写指令,电子标签内保存的信息也位于其中的E2存贮区。一般情况下改写 电子标签数据所需时间远大于读取电子标签数据所需时间。且写入距离大约是 读取距离的40%~80%。
7、当有出入箱或者箱内移动操作时,系统要与电子标签读写器进行通信将相关 信息写入标签,并要实现与组态软件的通信,将操作命令、货物的货位号发送 给数据中心,同时把信息写入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卫视讯卫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卫视讯卫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23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双足机器人的信息处理平台
- 下一篇:一种灵活的子带重构宽带信道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