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50865.6 申请日: 2007-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1457010A 公开(公告)日: 2009-06-17
发明(设计)人: 程驰;揣成智;高阳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德昊超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55/02 分类号: C08L55/02;C08K1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457天津市经***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低烟无卤 阻燃 abs 树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

背景技术

ABS类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零配件,电子电器产品外壳和传动件,办公设备以及其它诸多领域,这些使用场合往往需要产品具有阻燃性。2003年欧盟颁布了《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并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执行,规定阻燃塑料中所含的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含量不得超过1000PPM。这一举措,其它国家相继效仿,在欧盟之后都相继颁布了类似的法令。这使得传统的以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为阻燃剂的产品市场逐渐萎缩,而对各种无卤阻燃材料的需求量突然膨胀。目前,无卤阻燃材料方面,主要是以通过添加大量的水合氢氧化物、有机磷类阻燃剂、磷氮复配膨胀型阻燃剂、硅系阻燃剂来实现无卤阻燃的。其中,如果要求实现UL94V0级阻燃,水合氢氧化物需要添加很大量才能实现,因而造成材料其它性能大幅度下降;有机磷类阻燃剂也需要较大用量,且很多为液体,加工技术复杂,不易使用在高温加工领域;磷氮复配膨胀体系在国内研究虽然有所进展,但是目前尚无使用在ABS领域的成熟技术;硅酮系阻燃剂研究技术难度太大,并且成本过高,只适用于少数高端场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既能实现无卤阻燃,又不太影响材料其它性能,而且成本适中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

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其组分及重量份数分别为:

ABS类树脂                75~110份;

主阻燃剂                 8~25份;

辅助阻燃剂               3~15份;

抑烟剂                   3~10份;

增韧剂                   1~15份;

抗氧剂                   0.05~0.8份;

颜料                     0.3~2份。

而且,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类树脂选自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AS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聚苯乙烯(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AS)、丙烯腈-苯乙烯-三元乙丙橡胶接枝共聚物(AES)中的一种或几种。

而且,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阻燃剂为微胶囊化红磷。

而且,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硼酸锌、氧化锌、三聚氰胺、氰脲酸三聚氰胺盐(MCA)、二氧化硅、膨胀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

而且,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烟剂为硫酸铵、氧化钼、钼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而且,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韧剂为乙烯-乙烯乙酸共聚物(EVA)、丁二烯树脂、SBS树脂、三元乙丙橡胶类树脂(EPDM)中的一种或几种。

而且,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1010、1076、3,3’—硫代丙酸月桂醇酯(DLTP)、3,3’—硫代丙酸硬脂醇酯(DSTP)、二硬脂酸硫代二丙酸酯(DSTDP)中的一种或几种。

而且,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颜料为炭黑、钛白粉、酞菁蓝、酞菁绿中的一种或几种。

而且,所述的微胶囊化红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胶囊化红磷是指含磷量在20%~80%,使用蜜胺类树脂、酚醛类树脂、环氧树脂、金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选自Zn、Al、Mg、Si、Ti、Co、Zr、Sn、Ni、Cu至少一种以上)、硫酸类盐、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尿素或尿素类树脂、脂肪酸(盐)、聚不饱和脂肪酸(盐)、碳酸盐、白度化颜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包覆在红磷表面至少一层以上实现了对红磷微囊化处理的微囊红磷或白度化微囊红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物。

本发明的特点是:

1.本低烟无卤阻燃ABS类树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广泛适用于注塑和挤出加工,可以使得用户在现有材料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或很小的调整就能替换使用,无需复杂冗长的新工艺调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德昊超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德昊超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0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