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叶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0312.0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1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静;佟永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 |
主分类号: | A61K36/282 | 分类号: | A61K36/282;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叶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艾叶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中的艾灸是将生姜片、大蒜片或某些药物作为辅料而贴于患者的患处,再将用艾绒制成的艾柱或艾条点燃后置于上述辅料上进行烧灸,使燃艾时产生的热量透过辅料及患者的皮肤而传导到穴位,从而达到温气穴、散寒湿、消炎止痛的作用。由于这种传统的艾灸疗法在燃艾时会产生有刺激性的气味,并且烟雾弥漫,因此会污染环境。另外,该疗法还很容易灼伤患者的皮肤,由此引起皮肤出现感染,即使痊愈也会留下疤痕,因而不符合现代人的治疗理念,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完全替代艾灸的制剂一直是药物工作者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时没有烟雾,并且不会灼伤皮肤,因此可以与红外线照射配合来完全替代艾灸的艾叶油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艾叶油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艾叶油制剂是由占制剂总体积5~80%百分比的艾叶油与药用辅料组成,其中艾叶油是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从艾叶中提取而成,而药用辅料则选自聚乙二醇200~600、甘油、丙二醇、液体石蜡、油酸乙酯外用液体制剂溶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艾叶油占制剂总体积的百分比为5~30%。
所述的艾叶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a.在萃取压力为10~500bar,温度为25~55℃,CO2流速为10~50kg/h的萃取条件下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从艾叶中提取出艾叶油;
b.将上述提取出来的艾叶油以占制剂总体积5~80%百分比的比例与药用辅料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制得所述的艾叶油制剂。
所述的萃取压力为10~300bar,温度为25~40℃,CO2流速为10~30kg/h。
本发明提供的艾叶油制剂是以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从艾叶中提取出的艾叶油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当利用该制剂进行治疗时,只需将其涂在患者身体上的相应穴位处,然后用红外线照射该部位15~20分钟,即可达到与艾灸相当的治疗效果。由于治疗过程中无需燃艾,所以不会产生刺激性的气味,而且不会灼伤患者的皮肤,因此比艾灸更安全,并且使用方便。另外,由于超临界萃取法可在室温下进行,所以可防止艾叶中的热敏性物质发生氧化和逸散,并且萃取产品中无溶剂残留,因此不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萃取速度快、效率高,能耗少,且操作参数易于控制,因而有效成分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此外,该制备方法十分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000g艾叶放入超临界萃取罐中,在萃取压力为120bar,温度为25℃,CO2流速为15kg/h的条件下提取出12ml艾叶油,然后加入138ml的聚乙二醇200,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制得150ml所述的艾叶油制剂。该制剂为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
实施例2:
将1000g艾叶放入超临界萃取罐中,在萃取压力为160bar,温度为31℃,CO2流速为20kg/h的条件下提取出10.4ml艾叶油,然后加入93.6ml的聚乙二醇400,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制得105ml所述的艾叶油制剂。
实施例3:
将1000g艾叶放入超临界萃取罐中,在萃取压力为300bar,温度为40℃,CO2流速为30kg/h的条件下提取出7.6ml艾叶油,然后加入30.4ml的聚乙二醇600,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制得38ml所述的艾叶油制剂。
实施例4:
将5000g艾叶放入超临界萃取罐中,在萃取压力为500bar,温度为55℃,CO2流速为50kg/h的条件下提取出40ml艾叶油,然后加入1Oml的甘油,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制得50ml所述的艾叶油制剂。
为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艾叶油制剂对肩周炎或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利用本制剂对100例患有肩周炎或颈椎病的患者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后休息一周,治疗三个疗程。结果表明总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84%,治愈率为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未经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0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