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8863.3 | 申请日: | 200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3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R3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可显示电池的状态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绘示传统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充电装置100包括一电源供应器110、一充电芯片120、一发光控制器130、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140、一电池150及一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60。信号线190及电源线195则分别用以传输信号及传输直流电。
电源供应器110经由充电芯片120对中央处理单元160及电池150充电。此时,充电芯片120检测通过的总电流量I0。总电流量I0为电流量I1及电流量I2的总和。当总电流量I0小于一预定值时,充电芯片120即会判断电池150并非于充电状态。此时,充电芯片120会传送信号至发光控制器130,以使发光控制器130控制发光二极管140关闭。当总电流量I0大于预定值时,充电芯片120会判断电池150为充电状态。此时,充电芯片120会传送信号至发光控制器130,以使发光控制器130控制发光二极管140开启。然而,中央处理单元160往往较为耗电,而使得电流量I1较大,且总电流量I0无法低于预定值。如此一来,充电芯片120即无法准确判断电池150是否为充电状态。
另外,中央处理单元160提供一信号至电池150,以读取电池150的容量并显示于显示元件(未绘示于图1)。然而,由于中央处理单元160为多工系统,因此中央处理单元160无法时常检测电池150的容量。此时,显示元件即无法准确表示电池150的容量。
再者,由于电池150的充电状态与否及其容量经由两种不同的元件检测(中央处理单元160及充电芯片120)。因此,在发光二极管140及显示元件的显示上往往造成不同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其检测电池的容量及是否为充电状态,以作为显示电池的充电状态的依据。如此,不但可提升电池的充电状态于显示时的准确性,且由于本发明利用同一元件处理电池的容量的信号及电池是否为充电状态的信号,因此电池的两种状态可同步显示出来。再者,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利用一电池显示控制电路来检测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准确地获知电池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接收一直流电流。电子装置包括一充电电路、一电池显示控制电路及一电池。充电电路接收直流电流,并转换一充电电流后输出,且充电电路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输出一充电状态信号。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至充电电路,并接收充电状态信号,且电池显示控制电路输出一容量询问信号。电池电性耦接至充电电路与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池接收充电电流与容量询问信号,并输出一电池容量信号至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池显示控制电路根据充电状态信号与电池容量信号而输出一电池状态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接收一直流电流。电子装置包括一电池、一充电电路及一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池产生及输出一第一电池信息。充电电路电性耦接至电池。充电电路检测电池,用以得到及输出一第二电池信息。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至充电电路与电池。电池显示控制电路接收及根据第一电池信息及第二电池信息而输出一电池状态信号。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传统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充电装置
110:电源供应器
120:充电芯片
130:发光控制器
140:发光二极管
150、210、310:电池
160、340:中央处理单元
190:信号线
195:电源线
200、300:电子装置
220、320:充电电路
230、330:电池显示控制电路
280:HDQ总线
331:检测单元
333:判断单元
335:控制单元
350:显示单元
360:发光单元
370:内部集成电路总线
400:直流电流源
Bs:电池状态信号
Ci、Ci’:充电电流
D1、D1’:第一电池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8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汽油机的消声器
- 下一篇:变压器装配用净化房活动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