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的集成化驱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48782.3 | 申请日: | 2007-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20;G02F1/133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集成化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被集成化后的驱动电路的布局。
背景技术
作为平面显示装置的代表例,例如公知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薄型化、低耗电等特点,并被广泛用于便携用信息终端、个人计算机、电视的监视器等。
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薄膜晶体管(TFT)等的开关元件作为各像素的电路,按照每个像素来对显示进行控制的所谓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能高精细地进行高品质显示,因此其在设备中的应用得到发展。
图3示意性表示专利文献1等中提出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LCD)包括:在一对基板间封入了液晶而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以下称作LCD)400;生成用于驱动该LCD面板400的信号的驱动电路500;以及电源电路600。
这里,LCD面板400是在各像素中设置了TFT作为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型LCD面板。另外,在面板的显示部的周缘部,形成垂直方向驱动器和水平方向驱动器,垂直方向驱动器按照顺序控制栅极线,水平方向驱动器在规定时刻向数据线供给显示数据。
驱动电路500包括定时信号生成部510、显示数据处理部520、数字模拟(D/A)变换部580。定时信号生成部510根据从外部供给的同步信号(Hsync、Vsync)、时钟信号(DOTCLK)等信号,生成各种定时信号。另外,显示数据处理部520是处理来自外部的彩色视频信号的电路,将从外部供给的例如串行数字视频信号变换为并行信号,执行γ修正等的信号处理,生成适于在LCD面板400中进行显示的显示数据。
D/A变换部580能采用电阻串型的变换器,将由上述显示数据处理部520处理的数字显示数据信号变换为R、G、B的各模拟显示数据,得到的模拟显示数据通过放大器等最终供给到LCD面板400的上述数据线。
电源电路600通过电荷泵电路构成,利用从外部供给的基准电压,根据由逻辑部的定时信号生成部510生成的电源用时钟信号,生成显示装置中所需的多个电源(电源电压)。该电源电路600不仅作为LCD面板400的电源,还作为上述驱动电路500的D/A变换部580的电压而使用。
在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中,上述驱动电路500以及电源电路600作为LCD面板的外部电路而被分别独立地集成化。但是,从实现显示面板的进一步高功能化,或者包括显示装置的设备整体的进一步节省空间化的观点出发,试图将上述驱动电路500和电源电路600作为显示装置用驱动装置而进行集成,并且利用COG(chip on glass)技术等将该被集成化后的驱动电路(以下称作集成化驱动电路)搭载于面板400上。
为了如所述那样在LCD面板400搭载集成化驱动电路,需要按照不使显示部的面积变小的方式在显示部以外的面板周缘部配置该集成化驱动电路。由此,集成化驱动电路必然需要成为沿着显示部的行方向(水平扫描方向)或列方向(垂直扫描方向)的细长的长条状。
图4表示该长条状的集成化驱动电路700的以往的布局。这里,从布局效率的观点出发,具有类似功能的电路元件通常形成在接近的位置,能通过逻辑电路元件构成的上述图3的定时信号生成部510、显示数据处理部520作为所谓的逻辑部501,被配置为一体。另外,关于由电容器和开关等构成的电源电路600(电荷泵型的情况)、由分割电阻和开关等构成的DA变换部580(电阻串型的情况)也分别形成在统一的区域。
需要从逻辑部501向电源电路(DC/DC变换部)600供给产生电源用的时钟信号,因此希望逻辑部501和电源电路600靠近配置。另外,供给到LCD面板400的模拟显示数据由于对显示品质的影响大所以要求电压偏差小,且由于LCD面板400中的TFT的动作特性等需要大的振幅,所以从使电压降为最小限度的目的出发,需要将电源电路600和DA变换部580尽可能靠近配置。由此,在以往的集成化驱动电路700中,如图4所示,将电源电路600配置于长条状的集成化驱动电路700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逻辑部501以及DA变换部580按照分别与电源电路600相接的方式配置于集成化驱动电路700的左右的端部区域。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82164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8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焦油加氢处理工艺的开工方法
- 下一篇:脉动式涡轮轴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