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保PVC线缆护套料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8401.1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7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九华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44 | 分类号: | H01B3/44;H01B7/17;C08L9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8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pvc 线缆 护套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电线电缆的护套材料,它的良好性能能够满足六类数据通信线缆对护套材料的要求。
二、现有技术
我国PVC线缆护套料的混和工艺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使用开放式炼胶机作为主要设备的混和工艺已相当完善,一般性能的PVC线缆护套料配方亦基本成熟。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许多国家及组织纷纷制定严格的标准和法规,限制有害物质在各类产品上的使用。PVC线缆护套类产品也不例外,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无铅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PVC线缆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含铅含DOP线缆2001年3月美国已禁止含铅含DOP线缆的进口和销售,所以要想把PVC线缆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必须寻找合适的原料,开发无铅无DOP配方的线缆护套料。
三、发明的目的及内容
根据市场这一变化及要求,发明人自主研制开发了一种环保的,无铅、镉等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且具有良好线缆护套性能的,可以满足六类数据通信要求的电缆护套料。
自主研发的新型环保型PVC数据线缆护套料,它主要采用悬浮聚氯乙烯(PVC)树脂为基料,利用当地轻质碳酸钙超细粉为填充料,加入一种新型环保的增塑剂,采用科学配方,生产出不含铅、镉等有害重金属元素,能满足线缆护套机械性能、电性能、加工性能的新型环保线缆护套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环保型电缆护套料依赖进口的问题。
本发明的关键是以植物油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作主增塑剂,多功能稀土类热稳定剂代替传统铅盐类热稳定剂,加入适量的填充剂、阻燃剂、稳定剂、润滑剂加工而成。经查新,同时用超细轻质碳酸钙为主要填充料,并以植物油为增塑剂,开发生产六类数据通信线缆用PVC护套料,国内未见有文献报道。
本发明主要配方是(重量份):
配方各成份的主要作用:
1、PVC树脂:为护套料的基础材料,其聚合度大小关系PVC线缆料的各项性能,我公司一般选择台塑S-70型树脂作为配方的基础树脂。
2、增塑剂(植物油与DINP)
植物油增塑剂是一类含有三元环氧基结构化合物,不仅对聚氯乙烯起增塑作用,而且可以迅速吸收因热和光的降解作用放出的氯化氢,减少不稳定的羟基氯代烯丙基共轭双解 的形成,阻滞聚氯乙烯的连续分解,因此它又起稳定剂的作用。同时它能与聚脂类增塑剂联用,对减少聚酯的迁移性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还能与有机金属盐稳定剂同时使用而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国内70℃等级的线缆护套料配方长期以来均以DOP为主增塑剂,而我们选择用新型植物油增塑剂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作主增塑剂可达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满足无DOP的毒性要求,另一方面,DINP分子量为418,DOP为391,所以DINP比DOP有更优良的耐热性、抗老化性和抗挥发性;有更佳的绝缘性能及抗迁移性;耐寒性优于DOP。
3、稳定剂:一般选用Ca/Zn类、Ba/Zn类和Ca/Mg/Zn类综合稳定剂,相对来讲,Ca/Zn类、Ca/Mg/Zn类稳定剂无毒,而Ba/Zn类由于钡元素的存在而有微量毒性,但因为ASTMF963-96a及欧洲EN-71标准对元素Ba的迁移量规定为1000×10-4%,范围较宽,所以用Ba/Zn类稳定剂也可达到标准要求。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此类稳定剂与铅盐稳定剂相比,容易析出而产生喷霜的现象,设计配方时要把握好用量,一般用量在3~5份,我公司用量在6份,经与植物油配合使用,经长期观察没有出现喷霜现象。
4、润滑剂:除少数皂盐外,大多数润滑剂无毒性,选择的范围较广,本发明一般选择的是TC-60,内外都可润滑。减少了传统重复添加内外润滑剂的麻烦,而效果则更佳。
5、阻燃剂:阻燃剂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氢氧化镁与三氧化二锑,三氧化二锑虽有毒性,但在配方中添加量较少,而 且其产品可溶解渗出的部分更是微量,所以用三氧化二锑阻燃效果好,经测试,Sb毒性仍可达到欧美标准(见表1)。
6、填充料:填充剂的加入一是为降低成本,二是改进某些性能,如硬度、绝缘性、收缩性、粘合性等,我公司一般选择本地超细轻质碳酸钙(CC-R)。
PVC线缆护套料生产工艺流程见附图1。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九华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九华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8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