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轿厢和对重的电梯设备和用于布置电梯设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48343.2 | 申请日: | 2007-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尼古拉斯·格雷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7/00;B66B7/02;B66B11/02;B66B1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娟奕 |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梯 设备 用于 布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导言部分的、具有轿厢和对重的电梯设备,并涉及用于布置电梯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设备被安装入竖井中。它实际上包含通过支撑装置与对重连接的轿厢。利用可选择地作用在支持装置或直接作用在轿厢上或对重上的驱动装置,该轿厢沿大体上垂直的轿厢运行路径运动,并且该对重沿大体上垂直的对重运行路径运动。
从公开的说明书DE 4423412已知其中利用一对或利用两条导轨限定轿厢运行路径和对重运行路径的电梯设备。该竖井空间能够得到更好地利用。
发明内容
目前,本发明具有使轿厢的横截面区域(面积)最大化从而最优地利用建筑物中的横截面的目标。此外,应展示出电梯设备在建筑物中的总体最佳空间利用的可能方案。该电梯设备应能够以最优的方式布置或安排。
独立专利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实现了这个目标。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有利改进由从属专利权利要求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设备包括竖井中的轿厢和对重,以及用于共同引导轿厢和对重的两根导轨。该电梯竖井由竖井壁和竖井门限制。该竖井壁和至少一个竖井门限定了可用于电梯设备的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轿厢的横截面区域(面积)现在得以最大化,其中:除对重所需的横截面区域,和轿厢与壁或竖井门之间、对重与壁之间和对重与轿厢之间的安全区域外的电梯设备的总横截面区域可被用作轿厢的横截面区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于轿厢的横截面区域被最大化,并且可用于运送物品或人的轿厢区域能够尽可能地大。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从DE 4423412已知的用于引导轿厢和对重的共用导轨对,消除了对更多的单个导轨的横截面需要,并且另外,特别地不存在用于支持装置、竖井信息装置或速度限制器电缆的更多横截面。引导对重和轿厢用的导轨大体上被布置在无论如何需要作为轿厢和对重之间的安全横截面的横截面内。除最大化地利用横截面之外,由于使用了较少的材料并且组装成本能够保持较小,同时导致经济的电梯设备。
所需的安全区域针对不同的需要。一方面,诸如例如电梯标准EN81的安全标准限定了最小间距。其它标准限定了用于减小被卡住危险的间距。此外,这些间距考虑了由构造引起的公差和非平面性。这些间距根据选定的构造方法选择。结果的安全区域(面积)为对应的宽度尺寸或长度尺寸与这些间距的乘积。有利地,轿厢与壁之间以及对重与壁之间的安全区域对应于小于50毫米的安全间距(SW)。约为15到40毫米的间距证实为是理想的。小的间距被选择用于诸如例如在竖井门的区域中的可设置间距,而在未加工水泥壁的区域中选择比较大的间距,因为那里会导致更大的非平面性。对重与轿厢之间所需安全区域有利地对应于约50毫米的安全间距(SKG)。如果例如维修代表为了维修工作目的在轿厢上行进,为减小卡住效果建议这种间距。显然,如果例如提供将防止对重和电梯轿厢在竖井中相交时捕获的其它安全措施,这种间距也可被减小。
有利地,导轨或每根导轨是具有两个引导板和紧固板的T型导轨,其中:导轨的高度或紧固板的高度近似对应于对重的厚度。第一引导板用于引导轿厢,并且第二引导板用于引导对重。该紧固板用于将导轨紧固到墙壁。有利地,轿厢和对重的引导板被布置在一个平面中。同时,该平面形成对重和轿厢的引导平面。采用那种方式实现的导管是紧凑结构,并且因此它需要很少的空间。它可被布置在安全表面或间距(SKG)的区域中。
在实施例的变型中,与用于引导对重的引导板相比,引导轿厢用的引导板具有更高的强度。轿厢侧的引导板会经受相对更高的负载,这是有利的。因此,该导轨能够以最优的方式适合于预期负载。
在特别有效的实施例中,由引导板限定的对重的引导平面被布置以相对于对重的重力线侧向偏置。关于这一点,对重侧处的引导板可被布置在轿厢附近。由于紧固板可被构造为适合地高和刚性,这实现了刚性导轨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8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讯装置
- 下一篇: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式终端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