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7977.6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7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聪;周彦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B26/10;G06K7/10;F21W131/4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装置 光源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现今的扫描器、传真机、影印机或事务机的资料影像输入皆须借由光源的扫描过程才能达成。因之,扫描装置的光源的发光效率、稳定度及驱动时间乃攸关扫描装置整体的效能及品质。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现有习知技术的扫描装置1包含一影像感应元件11、一光源12、以及一透明载板13。其中,扫描装置1为一扫描器,影像感应元件11为一电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而透明载板13则为一玻璃载板。光源12为一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的线性光源,并设置于透明载板13与影像感应元件11之间。当扫描装置1扫描置放于透明载板13上方的一文件14时,光源12所发光的光线是扫过文件14的表面,以便影像感应元件11接受文件14所反射的光线,以完成扫描装置1的扫描过程。
然而,现有习知技术以冷阴极荧光灯管作为光源12时,扫描装置1的驱动时间及发光效率皆不如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扫描装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既可缩短光源模组的驱动时间,亦可增加光源模组的发光效率,以提升扫描装置的扫描速度及扫描品质,实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扫描装置的光源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缩短光源模组的驱动时间、延长光源模组的工作寿命及提升扫描装置整体的扫描速度及品质,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包含:一导光柱,是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二端部,其中该顶面与该底面是相对设置;以及一发光二极管,是邻设于该些端部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更包含:一反射元件,是围绕该发光二极管。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顶面为一出光面,该底面为一反射面。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出光面是具有复数双凸透镜、复数凸部及/或复数凹坑。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双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及间距是不相同。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底面是具有复数棱镜、至少一菲涅尔透镜或复数网点。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至少一部分的各该棱镜的顶角角度是不相同。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至少一部分的各该棱镜的沟槽深度是不相同。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更包含:一导光透镜,是覆设该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包含:一导光柱,是具有一顶面及一相对设置的底面;以及一发光二极管,是邻设于该底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底面具有一凹部,该发光二极管是嵌设于该凹部。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更包含:一反射元件,是围绕该发光二极管。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顶面为一出光面,该底面为一反射面。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出光面是具有复数双凸透镜、复数凸部及/或复数凹坑。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双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及间距是不相同。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底面是具有复数棱镜、至少一菲涅尔透镜或复数网点。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至少一部分各该棱镜的顶角角度是不相同。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至少一部分各该棱镜的沟槽深度是不相同。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更包含:一导光透镜,是覆设该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包含一导光柱以及一发光二极管。导光柱是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二端部,其中顶面与底面是相对设置。发光二极管是邻设于该些端部其中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Y形升降式止回阀
- 下一篇:止回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