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为原料制备的基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47099.8 | 申请日: | 200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庞力;庞博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奥维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B29C41/08;B29C41/46;B29K77/00;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300200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改性 聚酰亚胺 薄膜 原料 制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利用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为原料制备的基管,其特征在于:将主材料-固含量为10-25%的聚酰胺酸树脂和纳米级改性材料在常温搅拌下聚合所得的原料制成厚度在10-200微米、长度在10-1000毫末、直径1-100毫米的基管;所述的主材料-固含量为10-25%的聚酰胺酸树脂是将均苯型PMDA单体二酐或者联苯型单体二酐BPDA或均苯型PMDA单体二酐和联苯型单体二酐BPDA的混合物与芳香族二胺ODA或间苯二胺或对苯二胺或芳香族二胺ODA、间苯二胺、对苯二胺三者的混合物在极性溶剂中聚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为原料制备的基管,其特征在于:上述极性溶剂是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N-甲基-2-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为原料制备的基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纳米级改性材料是纳米级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锆(ZrO2、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锌ZNO、碳化硅SIC、氮化铝ALN粉体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其颗粒直径为10-10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为原料制备的基管,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材料中的均苯型PMDA单体二酐或者联苯型单体二酐BPDA或者均苯型PMDA单体二酐和联苯型单体二酐BPDA的混合物与芳香族二胺ODA或间苯二胺或对苯二胺或芳香族二胺ODA、间苯二胺、对苯二胺三者的混合物的摩尔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为原料制备的基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纳米级改性材料其在上述主材料聚酰胺酸树脂固份中占其重量百分比为1-60%。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为原料制备的基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合成改性后聚酰胺酸树脂材料通过用浸涂方法涂敷在表面光度为镜面的管材上,涂敷后的管材经过5-60分钟的自然流延,然后在干燥设备内,经高温烘干,转化制得聚酰亚胺薄膜基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为原料制备的基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干燥设备温度最高为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奥维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奥维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0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