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话和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6484.0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纯治;新谷贤司;石井克则;鸟本昌史;南云勉;山口孝;高桥秀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21 | 分类号: | H04M1/21;H04M1/02;G06K9/00;G06T1/00;H04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久云;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话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允许使用手指的血管图案对个人进行验证的便携式电话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对于对个人进行验证的验证技术,使用生物信息的生物验证被给予了很大关注。特别是,在各种类型的所述生物验证中,使用手指的血管图案的验证(在下文中,称为手指血管验证)与还可用于犯罪调查的指纹验证等相比会引起使用者的较低的心理抵触,并且由于其使用生命体内部的信息而不是表面信息,因此具有较高防止伪造的特性。
在手指血管验证中,通过利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红外光的特性,将红外光从照明的区域向手指照射,手指的指掌部分由图像传感部件进行拍摄,这样便能够获得血管图案,在该血管图案中,只有手指的血管部分呈现阴影。该图案被进行图像处理,并作为在验证中所使用的适当的数据而被记录。通过判定在该图案与在进行验证时所获取的手指血管图案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确定所验证的血管图案是否是被记录的使用者的血管图案,从而执行对个人的验证。
作为使用上述手指血管验证技术的个人验证装置的例子,公开号为No.2004-265269的日本未审的专利申请([0010]、[0036]段,图1、图15等)描述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相对于手指的拍摄面的水平方向或斜的水平方向放置的光源。
进一步地,公开号为No.2006-11711的日本未审的专利申请([0040]、[0047]段,图10等)描述了一种验证装置,该装置包括拍摄装置和拍摄辅助照明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安装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内侧,所述拍摄辅助照明装置用于从拍摄装置的更里部向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外部照射拍摄辅助光。在该验证装置中,当向该液晶显示装置施加了预定的按压力时,该液晶显示装置转换为可传输的显示,并照亮拍摄辅助光,之后由拍摄装置进行拍摄,从而获得手指的血管图像等,以执行验证。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的公开号为No.2004-265269的日本未审的专利申请,通过将所述手指的指掌部分面向该装置放置,而对手指拍摄。相应地,需要在相对于指掌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放置拍摄的照相机,并且由于要在水平方向上提供光源,因此该装置在尺寸上增加了,很难将该装置置于便携式设备中,例如便携式电话中。进一步地,尽管该公开文件还描述了使用镜子来减小尺寸,但是这使拍摄范围变得狭窄,使验证准确度变差。进一步地,当设备在暴露于外界光线,例如阳光等的环境中使用的情况下,该照相机容易受到外界光线的影响,使其很难以合适的方式进行验证。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的公开号为No.2006-11711的日本未审的专利申请,所述拍摄装置和拍摄辅助照明装置并列安排在垂直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方向上,从而在例如所谓的翻盖型便携式电话中实现验证。进一步地,该拍摄装置被安排在上述装置的内部,从而允许在暴露于外界光线的环境中使用。
但是,这种结构不能在拍摄装置和手指之间保证足够的焦距,这样其拍摄范围必然变窄,会产生较差的验证精确度。进一步地,所使用的该液晶显示装置是所谓的翻盖型便携式电话的子液晶显示,这意味着该结构不适用于仅具有一个主液晶显示的便携式终端。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以能够执行高精确度的手指血管验证,而不用考虑该装置的结构和所装配的部件的存在/不存在和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话,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外壳;手指引导部(finger guide section),其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中,对用户的手指进行引导,以使手指放置为该手指的侧部面朝该第一表面;照明部(illumination section),设置于第一表面中,使其相邻于手指引导部,该照明部能够辐射出穿过所放置的手指的预定波长的光线;拍摄部(imagingsection),设置于该外壳中,使得相对于垂直方向与该第一表面间隔一预定距离,该拍摄部分能够对穿过该手指的光线进行拍摄;和控制部,其基于由拍摄所获得的图像而对使用者执行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