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45400.1 | 申请日: | 2007-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鱼和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特别是,其中在罐体宽侧面上所形成的排气件附近形成有震动吸收部分以便防止排气件受到外部震动而损坏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通常,与不可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可充电且可放电,并且因此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高技术电子装置上,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可携式摄像机等。特别是,锂二次电池具有约3.6V的操作电压,高于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电压的三倍。另外,锂二次电池具有很高的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因此,其显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
典型的锂二次电池采用氧化锂作为正电极活性材料,而碳材料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另外,锂二次电池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例如,圆柱体、四方体或者口袋的形状。
在上述的形状中,四方形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容放电极组件的罐体和连接到罐体的帽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插设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隔离物及正电极抽头(electrode tab)与负电极抽头,它们分别从正电极和负电极上突出出来。
罐体是矩形形状的金属容器,并且通过例如深拉延(deep drawing)的工艺方法制造。因此,该罐体自身可以起接线端子的作用。优选该罐体由重量轻的导电金属铝或者铝合金制造。罐体是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的容器,其上部开口用来插入电极组件,用帽组件密封。
帽组件包括连接到罐体上部的盖板、通过端子通孔安装的电极端子、安装在盖板下表面上的绝缘板及接线板,由于电极端子安装在绝缘板的下表面上,可通过该接线板来施加电流。垫片设置在电极端子和端子通孔之间。电极组件的负电极通过负电极抽头和接线板连接到电极端子上,并且电极组件的正电极通过正电极抽头连接到盖板或罐体上。
排气件可以形成在盖板的一侧上或者罐体的宽侧面上。排气件设计成优先于罐体或帽的其它部分裂开,以便由于过充电等在电池内压增加时排放内部气体,由此保持电池的物理完整性(physical integrity)。在下文,在罐体的宽侧面所形成的排气件称为侧排气件,包括预定厚度的排气口。
然而,传统的侧排气件有几个缺点。通常,罐体的厚度约为0.3毫米,侧排气口厚度仅仅约为几十微米。首先,电池的内部气压优先裂开排气件的排气口,而不是罐体或帽组件的其它部分,由此限定了罐体中电池的容纳物。然而,排气件的排气口很薄,以致可以被轻微的外部震动破碎或裂开。也就是说,如果通风口损坏,则电池的可靠性可能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在此提供的一些实施例解决一个或多个上述和/或其它问题。在一个方面中,通过接近于形成在罐体宽侧面上的排气件形成震动吸收部分来防止外部震动或冲击所引起的对通风口的损坏。
为了实现该方面,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electrodeassembly)、容放电极组件的罐体(can)和连接到罐体上部开口的帽组件(capassembly)。另外,排气件(vent)形成在罐体的宽侧面上,其包括比罐体的周围壁薄的排气口(vent port),并且震动吸收部分(shock absorbing portion)最接近于排气件形成,其厚度介于罐体和排气口的厚度之间。
为了实现该方面,根据选择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容放电极组件的罐体、连接到罐体上部开口的帽组件。另外,排气件形成在罐体的宽侧面上,其包括比罐体的相邻壁薄的排气口,并且震动吸收部分比排气口厚,形成在排气件的排气口和罐体宽侧面的边缘之间。
其它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罐体,通过该罐上部的开口来容放电极组件;帽组件,连接到罐体上部的开口;排气件,形成在罐体的宽侧面上,排气件包括比罐体薄的排气口;和震动吸收部分,其厚度介于罐体和排气口的厚度之间,最接近于排气件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震动吸收部分设置在排气件的排气口和罐体宽侧面的边缘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口的形状包括开口多边形或者开口曲线,其开口部分朝着罐体宽侧面的中心。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件居中在罐体宽侧面的两个上拐角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震动吸收部分至少设置在排气口和罐体宽侧面的上边缘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口是开口的多变形,并且排气口的一个边缘平行于罐体宽侧面的上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震动吸收部分包括平行于排气口一个边缘的线段。在一些实施例中,震动吸收部分是波浪形的,并且平行于罐体开口的一个边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震动吸收部分比排气件的排气口的一个边缘长,并且震动吸收部分的左端和右端部延伸通过排气口的一个边缘的左端和右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