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成路由的方法、网络控制器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5300.9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铭;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路由 方法 网络 控制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工程网络的路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成路由的方法、网络控制器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IP网络中,每个节点维护着整个网络的拓扑视图和链路开销(如链路状态路由),当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网络拓扑结构通过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进行全网洪泛,所有节点通过洪泛出来的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链路状态广播)都拥有全网拓扑,在路由计算时通过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基于本地存储的拓扑生成最短路径树,并根据计算出来从本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路径进行下一跳转发,这样逐跳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送到目的节点。IP网络中的路由协议是基于分组交换的,IP路由是逐跳计算的,在IP路由中,路径上的各个节点会独立地选择下一跳来转发数据包,因此所有节点都必须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并且保持路由算法一致,这样才能计算得到正确的路由。
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网络(如光网络)中的路由协议是基于电路交换的,路由计算由源节点完成,只要源节点拥有正确的网络拓扑信息即可,不需要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拥有网络拓扑信息以及进行路由计算。但是在TE网络中进行路由计算还需要考虑节点可达性、链路带宽容量、时延、链路RSLG(Risk Shared Link Group,风险共享链路组)信息以及链路保护属性等因素。TE网络采用具有更多的LSA属性的OSPF-TE协议进行信息扩散,使所有节点都可以获得全网的TE拓扑结构,并采用CSPF(Constraint-based Shortest Path First,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直接计算出从源节点到宿节点的完整路由。
在TE网络中,PCE(Path Computation Element,网络控制器,它能够获取网络的拓扑和资源等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进行路由计算以及分配资源等,它可以是网络节点、应用程序或模块,如路由器、服务器等)是专门的路径计算服务器,它将路由计算功能从节点中剥离出来,一个PCE可以负责一个或多个域的路径计算。PCE通过参与每个域的OSPF-TE洪泛或者其它机制获取每个域的TE拓扑结构,并保存在自己专门的TEDB(Traffic EngineeringDatabase,流量工程数据库)中,当PCC(Path Computation Client,向PCE发起路径计算请求的客户端实体,如普通节点)收到一条连接指示后,将连接的要求转换成TE约束信息并通过PCECP(P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PCE通讯协议)发送给PCE,请求提供一条符合连接要求的路径。PCE根据存储在本地的多个域的TE拓扑结构计算出一条合适的路由并通过PCECP协议将ERO(Explicit Route Object,显式路由对象)反馈给PCC,于是PCC就可以触发信令完成路径的建立。
在多层TE网络中单个节点可能具有多种交换能力,比如同时支持VC(Virtual Connection,虚连接)12和VC4业务,或者同时支持ODU(Optical Data Unit,光信道数据单元)和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业务。链路受限信息包括链路带宽、传输时延、保护能力和RSLG等;节点受限信息包括节点支持的每种交换粒度的交换容量(比如剩余低阶交叉、剩余高阶交叉)和波长转换限制等。链路受限信息可以通过链路状态协议(如OSPF协议)进行全网扩散,链路受限信息的洪泛与网络的拓扑结构密切相关,当链路状态发生改变后,为了满足网络的快速收敛性,必须马上进行洪泛。节点受限信息主要依赖于部署在网络中的节点的物理属性,一旦节点确定其节点受限信息也就确定,一般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在进行路由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链路受限信息和节点受限信息,如果单纯考虑链路受限信息,可能导致计算出来的路径在建路到特定节点时,发现该节点无法进行资源分配或转化,从而导致算路失败。目前有两种现有技术在TE网络中基于节点受限信息进行路由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