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户反馈的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5262.7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于映辉;范霄安;王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麻海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户 反馈 方法 系统 基站 用户 设备 | ||
1.一种多用户反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同一多播业务的UE的数量低于预设门限时,对所述多播业务进行 需要UE反馈的下行传输,并向UE下发反馈所需的位置指示信息,用于UE根 据所述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自身进行上行反馈的信道资源,并在确定的反馈信 道上对所接收的多播业务的下行数据包进行上行反馈;
所述对多播业务进行需要UE反馈的下行传输为:对所述多播业务的控制 信令采用动态调度的方式进行传输;
当一个子帧中只有一个动态调度的多播业务时,所述对多播业务的控制信 令采用动态调度的方式进行传输为:该多播业务的控制信令在下行共享控制信 道上发送,并且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设置在单播业务的控制 信令所占用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之后;
所述位置指示信息为:各UE的反馈信道在第一资源池中相对于多播业务 反馈信道的起始位置的偏移信息;
所述UE根据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自身进行上行反馈的信道资源为:UE根 据接收多播业务控制信令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的信道位置及预设的隐式对应关 系,确定在第一资源池中所述多播业务反馈信道的起始位置,根据所述确定的 起始位置及所述位置指示信息中各UE的反馈信道在第一资源池中相对于多播 业务反馈信道的起始位置的偏移信息,确定在第一资源池中进行上行反馈的信 道资源;
当一个子帧中有多个动态调度的多播业务时,所述对多播业务的控制信令 采用动态调度的方式进行传输为:各多播业务的控制信令在下行共享控制信道 上发送,并且各多播业务的控制信令占用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设置在单播业务 的控制信令占用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之后,在多播业务的控制信令占用的下行 共享控制信道中,设置指示相应多播业务对应的上行反馈信道的起始位置的信 息;
所述位置指示信息为:各UE的反馈信道在第一资源池中相对于所接收的 多播业务反馈信道的起始位置的偏移信息;
所述UE根据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自身进行上行反馈的信道资源为:UE根 据接收多播业务控制信令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中的指示信息,确定在第一资源 池中所接收多播业务反馈信道的起始位置,根据所述确定的起始位置及所述位 置指示信息中各UE的反馈信道在第一资源池中相对于所接收多播业务反馈信 道的起始位置的偏移信息,确定在第一资源池中进行上行反馈的信道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接收同一多播业务的UE 的数量低于预设门限之前,进一步包括:统计接收同一多播业务的用户设备UE 的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接收同一多播业务的 UE的数量为:网络侧向UE下发上报指示信息,UE根据所述上报指示信息向 网络侧上报自身接收多播业务的信息,网络侧根据UE上报的所述信息,统计 得到接收同一多播业务的UE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上报指示信息向 网络侧上报自身接收多播业务的信息为:UE将自身要接收或正在接收的多播业 务的信息携带在上行消息中上报给网络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消息包括:无线资源 控制连接请求、初始直传、上行直传、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完成、测量报告、 切换完成、小区更新完成、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登记区域更新完成、物理/传输 信道/无线承载重配置完成、统计响应消息或新增的专用消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播业务的控制信令在下 行共享控制信道上发送时,在一个修改周期内,动态调度的时刻由高层信道指 示给UE。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接收同 一多播业务的UE的数量高于预设门限时,对所述多播业务进行无需UE反馈 的下行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播业务进行无需UE 反馈的下行传输为:对所述多播业务的控制信令采用永久调度的方式进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2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取丙烯的方法
- 下一篇:轴向固定床丁烯氧化脱氢制备丁二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