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料液反冲搅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4783.0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关正军;李文哲;张鸿琼;迟媛;王忠江;杨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B01F5/04;B01F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冲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厌氧发酵技术设备,主要涉及液态物料厌氧发酵的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厌氧发酵领域的搅拌技术和装备主要包括机械搅拌、液体搅拌和气体搅拌等三种技术及设备,其中机械搅拌技术与设备作业时搅拌能耗大,对物料冲击力强,容易发生泄漏故障;液体搅拌技术与设备在搅拌作业时,极易发生液体流程短路现象,搅拌效果差;气体搅拌技术与设备运作时容易改变料液环境,影响料液生化反应效果,降低作业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料液反冲搅拌装置,达到动力消耗低、对物料和微生物冲击破坏力弱、料液混合充分、搅拌完全、作业质量好的目的。
本发明的基本设计是,在由发酵罐上盖与发酵罐主体密封构成的腔体内配装S型管式搅拌器;连接套管固装在S型管式搅拌器上端管壁外侧部上,且配装在轴承总装内;在发酵罐上盖中心位置上安装进料口,进料口与S型管式搅拌器管孔连通;在S型管式搅拌器的上半段与下半段相对两侧壁面上分别开有孔口,该孔口中心线与S型管式搅拌器垂直平面呈90°角,至此构成料液反冲搅拌装置。
本发明充分利用料液从S型管式搅拌器上的孔口流出反冲作用原理,将液体搅拌与机械搅拌相结合,采用进料实现S型管式搅拌器旋转进行料液搅拌,同时完成料液混合。该装置克服了现有机械搅拌技术能量消耗大、密封条件差、对料液破坏程度大和只用料液液体搅拌容易形成短路、搅拌不均匀的缺点,具有装置结构简单、占用有效发酵容积小、动力消耗少、密封可靠、作业故障少、作业质量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料液反冲搅拌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S型管式搅拌器上半段部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S型管式搅拌器下半段部B-B剖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进料口、2、密封胶圈、3、发酵罐上盖、4、轴承总装、5、连接套管、6、S型管式搅拌器、7、孔口、8、发酵罐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料液反冲搅拌装置包括发酵罐上盖3、发酵罐主体8和轴承总装4,在由发酵罐上盖3与发酵罐主体8密封构成的腔体内配装S型管式搅拌器6;连接套管5固装在S型管式搅拌器6上端管壁外侧部上,且配装在轴承总装4内;在发酵罐上盖3中心位置上安装进料口1,进料口1与S型管式搅拌器6管孔连通;在S型管式搅拌器6的上半段与下半段相对两侧壁面上分别开有孔口7,该孔口7中心线与S型管式搅拌器6垂直平面呈90°角。在进料口1下侧外部上配装密封胶圈2。
作业时,将料液从进料口1送入S型管式搅拌器6管孔内后,料液分别从S型管式搅拌器6上半段和下半段管壁面上的孔口7流出,产生对S型管式搅拌器6的反冲力,其上、下半段孔口7产生的反冲力对S型管式搅拌器6形成旋转力矩,使旋转的S型管式搅拌器6完成料液的搅拌混合。搅拌强度可以根据料液状态,通过改变流入料液的流量调整。本装置在食品工程领域、微生物工程领域及其他需要搅拌领域也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4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入侵监控方法
- 下一篇:黑莓色素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