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马传染性贫血琼扩抗原生产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44764.8 | 申请日: | 200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平;朱远茂;郭巍;相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531 | 分类号: | G01N33/531;G01N33/56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传染 性贫血 抗原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诊断马传染性贫血病琼脂扩散 反应冻干抗原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与本发明最为接近的已有技术是中国专利87101214.6 号名称为“一种用于诊断马传染性贫血病琼脂扩散反应冻干抗原的制 备方法”该技术将接毒细胞培养物分为细胞相病毒及液相病毒分别进 行处理,用一般离心机3000-6000rpM离心30-60分 钟,每次离心量最大可达3000ml,制备出无色、透明马传染性 贫血病琼脂扩散反应抗原。该方法制备的液体抗原经加冻干保护剂 (按1%量加牛血清白蛋白)后冻干,其冻干抗原在37℃至少可保 存二个月效价不损失,从而解决了抗原长途和边远地区使用的困难。 存在的不足是:1、单位容积病毒培养细胞能生产的单位容积抗原少, 导致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2、采用离心工艺,离心过程繁琐、工 艺复杂。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急需。
发明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抗原性更好、工艺 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的改进型马传染性贫血琼扩抗原生产工 艺。一种改进型马传染性贫血琼扩抗原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清除 毒细胞培养物中的细胞、牛血清及色素;将收获的接毒细胞培养物分 为细胞相病毒(在贴瓶壁细胞中而没有释放到培养液中的病毒)和液 相病毒(在脱落瓶壁的细胞中或释放到培养液中的病毒)并分别进行 处理;毒细胞培养物的细胞相病毒直接加入原体积份数的20%的 0.01MpH7.4PBS,3次冻融裂解细胞;倒入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加 入乙醚摇晃,然后进行机械正压鼓风除乙醚,放入冰箱冷藏室中在4 ℃条件下沉降2小时吸出上清,制备出无色透明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琼 脂扩散反应诊断抗原,再标定其效价;最后冻干保存,在液体抗原中 加入1%量的牛血清白蛋白作为冻干保护剂。本发明将现有0.5%乳汉 液改变为0.5%乳汉液和MEM培养基各50%的混合培养液;将除醚方法 由自然挥发法改为机械正压风法,每一扁瓶(1000ml容积)病毒细 胞培养细胞能生产20ml抗原,是现有技术的4倍;采用本发明的工 艺生产的马传贫琼扩抗原与我国现行《规程》生产马传贫琼扩抗原液 在外观性状和抗原性没有差别;与古巴马传贫琼扩抗原和美国马传贫 琼扩抗原相比所产生的琼扩沉淀线更清晰、更致密而且更长,更有利 于判断,即抗原性更好。本发明的马传染性贫血琼扩抗原冻干时添加 的保护剂及其用量解决了琼扩抗原冻干后效价丧失而只能制备液体 抗原的难题。本发明的马传染性贫血琼扩抗原经加保护剂冻干后,在 37℃至少可保存二个月,在20-25℃至少可保存半年,在0-4℃至 少可保存两年,抗原效价不降低、解决了抗原长途运输或边远地区使 用的困难;而国外的同类产品是液体制剂,不易长途运输或长期保存。 由于以上原因采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的马传贫琼扩抗原已经被指定 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香港赛马项目用马的马传贫检测抗原。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改进型马传染性贫血琼扩抗原生产工艺包括 如下步骤:清除毒细胞培养物中的细胞、牛血清及色素;将收获的接 毒细胞培养物分为细胞相病毒(在贴瓶壁细胞中而没有释放到培养液 中的病毒)和液相病毒(在脱落瓶壁的细胞中或释放到培养液中的病 毒)并分别进行处理;毒细胞培养物的细胞相病毒直接加入原体积份 数的20%的0.01MpH7.4PBS,3次冻融裂解细胞;倒入有玻璃珠的三 角瓶中,加入乙醚摇晃,然后进行机械正压鼓风除乙醚,放入冰箱冷 藏室中在4℃条件下沉降2小时吸出上清,制备出无色透明的马传染 性贫血病琼脂扩散反应诊断抗原,再标定其效价;最后冻干保存,在 液体抗原中加入1%量的牛血清白蛋白作为冻干保护剂,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4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