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方法及其干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44539.4 | 申请日: | 200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程万里;刘一星;韩广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7K5/04 | 分类号: | B27K5/04;B27K3/08;B27K3/1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4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材 高温 高压 过热 蒸汽 干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将材堆置于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内并关闭釜门;二、保持釜体内的材堆上方的压紧装置加压压力为500~1000kg/m2;三、将高温饱和蒸汽通过过热蒸汽发生器继续加热成为过热蒸汽并通入上述干燥装置的釜体内对木材进行干燥;四、通过改变过热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功率来调节过热蒸汽介质的温度,并保持釜体内过热蒸汽介质温度为120~180℃,五、通过改变输入过热蒸汽发生器的饱和蒸汽压力来调节过热蒸汽介质的饱和度,并保持釜体内过热蒸汽介质的饱和度为20~80%;六、保持材堆板面间的气流速度为6~12m/s;七、平均干燥速度:对板材每1mm厚度的而言,为0.5~2h;八、干燥后的木材终含水率为8~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材堆上方压紧装置的加压压力为750k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过热蒸汽介质温度为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饱和度为60%。
5.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中的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它包括介质的温度、压力控制系统(17)和高压釜总成(8);介质的温度、压力控制系统(17)与高压釜总成(8)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过热蒸汽发生器(3)、过热蒸汽进气阀(25)、过热蒸汽管路(20),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3)通过过热蒸汽管路(20)与高压釜总成(8)连通,过热蒸汽进气阀(25)设置在过热蒸汽管路(20)上,过热蒸汽发生器(3)与介质的温度、压力控制系统(1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釜总成(8)由釜体(22)、密封釜门(10)、炉排状铁轨平台(23)、铁轨平台小车(14)、材堆压紧装置(5)、石棉保温层(30)、循环风机(9)、电机(16)组成;所述釜体(22)和密封釜门(10)转动连接,炉排状铁轨平台(23)固定在釜体(22)的内腔并将釜体(22)的内腔分成干燥间(12)和风机间(15),铁轨平台小车(14)位于炉排状铁轨平台(23)的上方,所述材堆压紧装置(5)的压板安装在釜体(22)内的上方并与炉排状铁轨平台(23)的位置对应,循环风机(9)安装在釜体(22)内腔的下部,电机(16)位于釜体(22)的外部并与循环风机(9)传动连接,所述石棉保温层(30)包裹在釜体(22)的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的温度、压力控制系统(17)由金属热电偶温度传感器(7)、压力表(6)、减压阀(1)、控制柜(11)组成;所述金属热电偶温度传感器(7)、压力表(6)均安装在釜体(22)的上端外壁上,减压阀(1)设置在高温饱和蒸汽输入管道(21)上,控制柜(11)设置在釜体(22)的外部,金属热电偶温度传感器(7)、压力表(6)、减压阀(1)均与控制柜(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高温饱和蒸汽管路(19)、高温饱和蒸汽进汽阀(24),所述高温饱和蒸汽管路(19)与釜体(22)的上端侧壁连通,高温饱和蒸汽进汽阀(24)设置在高温饱和蒸汽管路(19)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釜体安全阀(4)、泄压阀(18),所述釜体安全阀(4)安装在釜体(22)的上端外壁上,所述泄压阀(18)安装在釜体(22)的底端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45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