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4532.2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任恕;毕冠军;刘德钧;刘学;虞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纺织科学研究所;刘德钧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J5/06;D06M15/263;B29C47/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娅 |
地址: | 150070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轻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二)背景技术
麻塑复合材料是将我省具有极大资源优势的亚麻和聚烯烃塑料两种材料在结构上加以功能性的复合.它的基材都是当前亚麻原料厂和亚麻纺织厂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弃物如粉尘、“三粗”、麻屑及麻杆。以往我省在开发亚麻新产品中也曾作了大量的以亚麻为主的混纺产品,但这些都是以亚麻纤维为主同其它的纺织纤维复合;本专利是以亚麻为主同其它工程材料(可以是非纺织纤维)的复合。亚麻是我省非常丰富而且在国内又几乎是独有的农作物,曾在上半个多世纪里,我省的亚麻产量几乎占全国90%以上.其湿纺长麻纱及其后续的产品曾为我省及我国创收了大量的外汇。而其短纤维,如亚麻二粗纤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始终无法纺纱而当废物弃之不用。如原来黑龙江省每年产出约3万吨的亚麻二粗纤维,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由于它们是亚麻原料厂在制取打成麻所形成的“下脚”,含杂率高达38±2%、纤维分裂度低和塑果棒多(都是亚麻茎的根、梢两部分的纤维),极难清除,只得以44.4%高亏率地廉价出口给日本。为此,我省的纺织科技工作者根据纺织工业部和国家科委下达的《亚麻二粗合理利用》项目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科研,不仅获得了成功,并在全省普遍推广使用。同时我省也获得了国家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而各亚麻原料厂及亚麻纺织厂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下脚落物,废弃物,即纺织厂至今还不使用的;而聚烯烃,也可以使用其再生的材料;而这几项的资源没有再利用,因此在亚麻方面还有很大程度的浪费情况。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达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节约资源的目的,同时处理技术方便、简单,设备成本低廉的麻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对原材料亚麻基材和聚烯烃基材分别进行预处理,先对亚麻基材进行除杂、洁净和细化,细化后进行干燥处理,使含水率达到1±0.5%,然后进行表面处理,同时对聚烯烃基材进行除杂、洁净和粉碎,再对处理后的亚麻基材与聚烯烃基材进行混合,麻塑的混合比为70~30%∶30~70%,混合搅拌后分别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造粒;最后成型。
本发明还有这样一些技术特征:
1、所述的亚麻基材的预处理中,采用除杂机去杂屑,除杂后允许含率为1.5±1%,洁净为振荡去灰,细化应达到60~120目;
2、所述的表面处理为添加润滑剂、钛酸脂偶联、有机锡稳定剂、阻燃剂或聚丙烯酸脂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
3、所述的混合搅拌时加入助剂,助剂包括百分比为0.5~1.5%的润滑剂,1~3%的钛酸脂偶联剂,0.5~2%的有机锡稳定剂,1~3%的聚丙烯酸脂处理剂,0.5~1.5%的阻燃剂或1~1.5%的MAPE增容剂;
4、所述的成型包括模压法,调节压力范围为50吨~500吨;
5、所述的成型包括挤塑法,采用专用螺杆挤压,其中双螺杆直径为35~75mm,单螺杆直径为30~120mm;
6、所述的成型包括注塑法,调节范围为50克~10000克。
混合搅拌时,为了使基材能满足按不同性能的产品所需,在混合时添加相应的助剂,如润滑剂、钛酸脂偶联、有机锡稳定剂、阻燃剂、聚丙烯酸脂处理剂和MAPE增容剂;而成型时,可按不同产品,分别在材料的流动性、控制其含水量和在挤、注压力上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基材之一的亚麻,是各亚麻原料厂及亚麻纺织厂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下脚落物,废弃物,即纺织厂至今还不使用的;而本专利的基材之二的聚烯烃,也可以使用其再生的材料;因此这是一项既达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节约资源的项目,又是环保性的项目。因为它不仅将充分发挥本省的资源优势,且与既有的资源在已被利用的现状下,也不会在“资源”上再发生竞争或矛盾;它既是一个能将亚麻资源吃干榨尽,同时又能降低环境的污染以及再创财富的项目。
本发明的将可利用的基材之一的亚麻,若按我国每年需使用6万吨的亚麻打成麻计算,则其废弃物之一的亚麻粉尘(粉尘是亚麻纺织厂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的隐患祸源!)将有2400吨。至今处置它的唯一方法就是“付之一炬”。在各亚麻原料厂及亚麻纺织厂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下脚落物,如生产亚麻二粗的落物(其纤维长度<8 mm的超短纤维,甚至于无法作为无纺织物的原料的;由于二粗原本就是亚麻生产中的下脚,因此这些超短的纤维实质是下脚的下脚,为区别计名为下脚的落物或另起名为“三粗”)约3万吨,而其麻杆将达约25万吨。至于可供利用的再生的聚烯烃材料,则又大大多于纺织的基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纺织科学研究所;刘德钧,未经哈尔滨纺织科学研究所;刘德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4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化走纸装置
- 下一篇:复合式异形膜片挠性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