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叉指型仪表端子汇流排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4501.7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娅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指型 仪表 端子 汇流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计量和校验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端子。
(二)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电能表产品上的端子组合,包括端子、汇流排和分流器等几乎都采用矩环形结构。矩环形端子组合结构的单体电能表在COSΦ不同时,精度相差很大。矩环形端子组合结构的多用户电能表还将受到户间影响。因此,表端子的结构对电能计量装置和校验装置的精度等方面有较大影响,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表端子结构可以克服矩环形结构的缺陷。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既能有效提高电能表在COSΦ不同时的计量精度,又能克服多用户电能表受到的户间影响的叉指型仪表端子汇流排。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与母排固定的固定片和设置在固定片一侧的叉指,固定片上设置有固定孔,叉指呈长条形,外侧末端设置有固定孔。
本发明还有这样一些技术特征:
1、所述的叉指高于固定片设置,叉指的连接折角处为直角;
2、所述的固定片上的固定孔设置在固定片中间,叉指分别列于固定孔两侧;
3、所述的固定片上的固定孔设置在固定片一端,叉指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固定片另一端;
4、所述的固定片上的固定孔设置在固定片一端,叉指等间距设置在固定片另一端;
5、所述的固定片的中间处设置有向上的凸起,凸起上设置有固定孔,叉指分别列于凸起两侧。
本发明叉指型仪表端子汇流排主要应用于多用户电能表上。也可应用于三相电能表和单相电能表等各种电能计量装置和校验装置中,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固定片上固定孔的位置可根据不同的端子有所不同,即配合多用户表的端子可有不同的变形,叉指数量随不同端子和不同户型可以增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彻底解决了以往多用户电能表在不同COSΦ值时,精度变化极大的问题;
(2)彻底解决了以往多用户电能表户间精度影响极大的问题;
(3)在保证多用户电能表高密度(计量单元与计量单元之间的距离)的同时能保证其在COSΦ各个电流点上精度几乎不变,例如COSΦ=1.0,COSΦ=0.5,COSΦ=0.8;
(4)在保证多用户电能表高密度(计量单元与计量单元之间的距离)的同时能保证计量单元和计量单元之间的精度不相互影响(也就是通常说的户间影响);
(5)应用本发明结构的多用户电能表,比用其它方式连接的多用户电能表可以提高一个精度等级;
(6)应用本发明的电能表可以省掉分流器和计量单元之间的引线;
(7)应用本发明的电能表整洁美观、牢固可靠、易于装配。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与母排固定的固定片1和设置在固定片一侧的叉指2,叉指2高于固定片1设置,连接处折角为直角,固定片1上设置有固定孔3,叉指2呈长条形,末端设置有固定孔4。本实施例中固定片1上的固定孔3设置在固定片1中间,叉指2分别列于固定孔3两侧。
实施例2:
结合图3-图4,本实施例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固定片1的中间处设置有向上的凸起5,凸起5上设置有固定孔3,叉指2分别列于凸起5两侧,凸起5高度与叉指2高度相同。
实施例3:
结合图5,本实施例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固定片1上的固定孔3设置在固定片1一端,叉指2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固定片1另一端。
实施例4:
结合图6,本实施例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固定片1上的固定孔3设置在固定片1一端,叉指2等间距设置在固定片1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4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气式Modal紧密纺纱工艺
- 下一篇:一种交联枯草杆菌蛋白酶晶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