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中药制剂牛鲜茶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44340.1 | 申请日: | 2007-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王安起;杨春雁;赵修森;丁大力;王颍;庞金华;姜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K9/00;A61P17/06;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鹤岗市大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宫小平 |
| 地址: | 1541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制剂 牛鲜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十六味名贵中药材科学配伍,尤其是用于凉血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适用于白疕血热风燥,瘀毒互阻证,症见鳞屑肥厚,皮肤干燥,瘙痒。
背景技术
目前皮肤病患者有很多比如:牛皮癣、鱼鳞病,以及老年性顽固性痛痒等皮肤病;对于这些疾病治疗,现已有多种药物,服用后可能一时疗效很好,但是出现反复的特别多,不能根治,尤其是反复治疗不痊愈的给患者增添了很多的烦恼;甚至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病症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中药制剂牛鲜茶,它是目前现代中药的复方茶剂,其中的酚类物质和珍贵药材干粉通过浸泡,迅速激发最佳活性,最大限度的分解出有效治疗成分,当患者泡饮牛鲜茶后,药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可迅速进入血液,从清除血液毒素、平衡血液细胞、平抑表皮细胞分裂等;同时该药服用方便、疗效好、针对性强,不出现反复,对皮肤病起到根治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取下列中药作为本药的配方:
地黄350g、玄参300g、当归350g、益母草300g、
赤勺350g、苦参150g、川芎350g、丹 参150g、
黄芩300g、菊花800g、牛蒡子300g、白鲜皮300g、
金银花200g、牡丹皮150g、防 风100g、红 花100g
清洗:将净选后地黄、益母草、川芎、玄参、赤芍、丹参、牡丹皮、当归、苦参、黄芩、白鲜皮、防风分别放入筐中用流动水冲洗,并用手不断翻动,使药洗净,将水控出,装入清洁料桶中。
干燥:将洗净牡丹皮摊盘干燥,干燥温度70℃以下,干燥后粉碎成粗粉装入清洁料桶中备用。切制:将清洗干净的地黄、益母草、川芎、玄参、赤芍、丹参、当归、苦参、黄芩、白鲜皮、防风用切药机切成片或段,装入清洁料桶中。
提取:将清洗干净及切制好的地黄、益母草、川芎、红花、玄参、赤芍、丹参、牛蒡子、当归、苦参、黄芩、白鲜皮、防风依次投入多功能提取罐,第一次加入相当于投料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液至储罐中,第二次加入相当于投料量的6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合并滤液。
浓缩:将储罐的料液输送至双效浓缩器中,开启冷凝器及循环冷却水使水压稳定在0.1~0.2Mpa/cm2;缓缓开启蒸气阀门,升温加热,蒸气压力为0.05~0.09Mpa,使各效蒸发器进行热循环。调整各效进料阀门开启度,控制液面维持在下视镜可见高度,使药液蒸发量和药液补充量达到动态平衡。待料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0(80℃),浸膏放入料桶中备用。
制剂:
干燥:将牡丹皮粗粉、菊花、金银花与浸膏投入球型夹层锅中,用不锈钢铲搅拌均匀,摊入不锈钢盘中,送入减压干燥箱中50-60℃干燥16小时。
粉碎过筛:将干燥物料,置粉碎机中粉碎成24目粗粉(含60目粉末不得过40%);将粉碎的牛鲜茶物料过24目筛,24目以下粗粉放入料桶中备用。
总混:将粉碎的24目粗粉置V型混合机中混合20分钟,混合结束后取样,测量含量,水份。
分装:将检验合格的粗粉,置茶剂分装机中分装,1.5g分装成1袋,分装过程中跟踪检测分装重量,分装成1000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牛鲜茶是在传统组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技术制备而成的,在治疗银屑病方面有效成分高、易吸收、效果好、见效快,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手足癣、体癣、花斑癣、鱼鳞病、皮肤瘙痒等症短期内即可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方式与技术方案相同,为1000袋配方。用法用量:开水泡饮,一次3袋,一日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4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切换式平面立体显示器
- 下一篇:光学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