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光吸收层的液晶显示器的柔性电路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3570.6 | 申请日: | 200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在谟;成瑨熙;金成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45;H05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张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光吸收 液晶显示器 柔性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柔性电路板,且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光吸收层的液晶显示器的柔性电路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装置是显示图像的几种平板显示装置之一。液晶显示装置利用液晶来显示图像。液晶显示装置的优点在于其与其他显示装置相比薄且轻,要求低的驱动电压,且消耗少的功率。因此,液晶显示装置被广泛地用于工业的所有领域内。
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薄膜晶体管(其后,称为TFT)基板、与TFT基板相对的滤色器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中包括液晶,液晶根据对其施加的电信号而改变光的透射量。
另外,驱动模块连接到液晶显示装置以施加电信号来驱动连接到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为了该目的,柔性电路基板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和驱动模块之间。
因为被包括在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自身不发光,液晶显示面板需要供给具有超过预定水平的亮度的光的光源,从而显示图像。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最近已经被用作媒体和/或小尺寸装置的光源,小尺寸装置比如移动电话、PMP(便携多媒体播放器)、和数字相机,从而使得所述装置的厚度和重量变薄和变轻。作为示例,这样的光源被连接到柔性电路基板,且从光源发射的光被透射到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侧的光导板。
在以上的装置中,从安装于柔性电路基板上的光源发射的光应当被透射到光导板。然而,一些光没有被透射到光导板,而是被透射到柔性电路板的不需要的区域。即,因为导电图案形成于柔性电路板上,且安装了比如电阻器和电容器的无源元件,从光源发射的光被透射到导电图案或无源元件。因为从光源发射的光包括常规或一定强度的能量,且其能量影响了导电图案和无源元件,所以无源元件和液晶显示面板误操作。因此,虽然光源被安装于柔性电路基板的结构是应被采用来迎合使用薄和轻重量装置的最新趋势的一种技术,但是因为从光源发射的光导致了各种无源元件误操作,采用以上的技术的问题在于其可靠性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被设计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和其他问题,且本发明的方面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柔性电路板以避免从光源发射的光被引入导电图案和无源元件,和其他的益处。
为了完成以上和/或其他的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包括光吸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绝缘膜、形成于第一绝缘膜上的多个导电图案、形成于第一绝缘膜上以覆盖多个导电图案的第二绝缘膜;连接到导电图案的至少一个光源、和形成于光源的外周以吸收从光源发射的光的第一光吸收层,其中第一光吸收层在光源的一侧形成为三角形。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第一光吸收层可以设置于光源和光导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第一光吸收层可以在至少一个光源的上侧在从光源到光导板的方向形成为倒三角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倒三角形形状的第一光吸收层的一侧的顶点可以朝向光源形成,且顶点的角度范围从约90度到约160度。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倒三角形形状的第一光吸收层的一侧的顶点可以朝向光源形成,且顶点的角度为约120度。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第一光吸收层可以在光源的外周形成于第二绝缘膜的一侧上,且第二光吸收层可以形成于第一绝缘膜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第二光吸收层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光吸收层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连接到导电图案的至少一个无源元件可以进一步形成于第一光吸收层的外周。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第二光吸收层还可以形成于对应于无源元件的第一绝缘膜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第一光吸收层和第二光吸收层包括二甘醇一乙醚乙酸酯、二氧化钛、和/或环氧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第一绝缘膜包括其上形成了光源和第一光吸收层的第一区、形成于第一区的一侧且连接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和形成于第二区一侧且连接到外部控制器的第三区。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第一切口部分彼此分开且在第二区中对称形成,第二切口部分形成于第一切口部分之间,且连接到液晶显示面板的面板连接器可以进一步形成于由第一切口部分和第二切口部分形成的切口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面板连接器可以通过允许导电图案被暴露于第一绝缘膜的外侧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连接到外部控制器的控制器连接器可以形成于第三区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控制器连接器可以通过允许导电图案被暴露于第一绝缘膜的外侧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固定孔可以被进一步形成在第一和第三区的各个相应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