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墙体承重砖、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3203.6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堂;康玉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贵堂;康玉范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淞***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墙体 承重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墙体承重砖、其制备方法及应 用,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物拆除后留下有大量的水泥、砖等废弃物质,这些废弃物质由于大多没有 再次利用的价值,都被作为垃圾处理。处理这些废弃物质一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 力和物力,另一方面也对周围的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如果能够将这些建筑废弃物质加以循环利用,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 也大大减轻了这些废弃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物墙体 承重砖,该承重砖的主要组分为建筑物的废弃材料或垃圾,该承重砖的各项性能完 全符合建筑材料的标准或要求,可与现有的承重砖一样作为建筑承重材料使用。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建筑物墙体承重砖,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建筑物废弃物颗粒30-60份,水泥10-40份和添加剂0.5-2份;
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是:建筑物废弃物颗粒40-60份,水泥15-30份,添 加剂0.5-1.5份;
更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是:建筑物废弃物颗粒50份,水泥25份,添加剂 1份。
其中,所述的建筑物废弃物颗粒可以是建筑物拆除后所废弃的水泥、砖或切块 等,将上述废弃物打成粒径为10-20mm的颗粒,或者打成40-80目的颗粒即得所述 的建筑物废弃物颗粒。
所述的添加剂由3800目以上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3800目以上的超微硅粉 和3800目以上的超微铁粉按照1.2∶6∶2.8的重量比例混合在一起而得;其中,所 述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为专利号为ZL200310113325.2(授权公告号:CN 1268574C) 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制备上述承重砖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制备承重砖的方法,包括: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建筑物废弃物颗粒30-60份,水泥10-40份和添加剂0.5-2份;将以上各组分 混合在一起后,加入为物料总重量15-25%的水,再按照常规的制砖方法压合成各种 规格的砖体或切块。
本发明的承重砖中含有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可有效增加内聚力,使承重砖更 加密实,所含有的超微铁粉氧化锈结后,使砖的强度加大;水泥和超微硅粉产生晶 结格,使所制备的砖更密实、强硬,吸水率小,抗压强度高。
本发明承重砖主要利用建筑物的废弃物制备而成,既节省了成本,又最大限度 的减轻了建筑物拆除后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或影响,所制备的承重砖符合建筑 材料的各项性能,完全可以同现有的各种承重砖一样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经检测, 本发明承重砖的抗压强度为7.5-10MPs,其吸水率要低于现有的粘土实心砖和普通 水泥切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 的目的,决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建筑物废弃物颗粒的制备:将建筑物拆除后所废弃的水泥、砖或切块等打成粒 径为10-20mm的颗粒,即得;
添加剂的制备:按照专利号为ZL200310113325.2(授权公告号:CN 1268574C) 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方法制备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将所制备得到的超微建材高效添 加剂粉碎成3800目以上;将市售的硅粉粉碎成3800目以上的颗粒备用;将市售的 铁粉粉碎成3800目以上的颗粒备用;将所制备的3800目以上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 剂、3800目以上的硅粉和3800目以上的铁粉按照1.2∶6∶2.8的重量比例混合在一 起,得到添加剂;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单位:kg):、建筑物废弃物颗粒50;水泥25,添 加剂1;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15kg的水,运用传统制砖工艺压合制成砖。
将本实施例所制备的承重砖进行检测,其各项性能结果见表1。
表1 本发明承重砖性能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贵堂;康玉范,未经刘贵堂;康玉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