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置触媒载体的消音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3032.7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钊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201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触媒 载体 消音器 | ||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音器,特别是指能利用导入的引擎废气加热触媒达到起燃 温度以有效净化废气中有害物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引擎运作时多少都会产生燃烧不完全的废气,坊间业者为了避免废气中的有 害物质直接外排而造成空气污染,传统上皆会在消音器内配置触媒载体 (Catalytic Converter),利用载体上附着的触媒,如铂(Pt)、钯(Pd)及铑(Rh) 等贵金属成分,将有害的一氧化碳(CO)及碳氢化合物(HC)氧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 (CO2)及水(H2O),同时将有害的氮氧化物(NOx)还原成无害的氮(N2)及氧(O2),致 使排放至外界的废气,不至于影响空气品质。
上述能附着触媒的载体,依照其可被附着触媒的表面积大小,区分为中空型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50157号)及蜂巢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60174 号)触媒载体,中空型触媒载体是利用一金属板卷绕形成筒状,并在筒状内壁上 附着触媒,具有制造简易、节省加工成本以及具有良好通气顺畅性的优点,然其 可供触媒附着的内壁面积极为有限,容易造成触媒附着量不足而迫使净化废气的 能力受到局限,难以符合愈趋严格的空气环保标准;因此,坊间业者为了提升触 媒载体净化废气的能力,已进一步发展出蜂巢型的触媒载体,是在上述中空型触 媒载体内架构多个隔板,使载体截面犹如蜂巢状,具有较大表面积可供附着较多 量的触媒,能有效提升触媒净化废气的效率。
此外,申请人先前所申请准予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58290号的先前技术 中,亦公开揭示出另一种蜂巢型触媒载体,是在一金属筒体内利用一金属平板与 另一金属波浪板相互贴合卷绕而成,能够在平板或/及波浪板上附着触媒,同时平 板与波浪板上均形成有多个可供废气通过的通孔,已较上述传统蜂巢型触媒载体 具有制造简易、节省加工成本的优点;另外,申请人先前所申请核准的中国台湾 专利公告第273853号的先前技术中,还揭示出于该蜂巢型触媒载体中设置废气通 道,并揭示出另一种具有废气通道的中空型触媒载体,致使其净化效率及通气顺 畅性更胜于上述传统蜂巢型触媒载体。
上述先前技术中所揭示的各类型触媒载体,都仅揭示出增加载体可供附着较 多量触媒的表面积,以及可供废气于一瞬间由一腔槽同时进入废气通道及蜂巢状 通孔内,再导引至另一腔槽中的技术;但是,其对于可提升触媒起燃性的作用而 言却极为有限,是导致引擎初激活时,触媒载体对引擎废气的净化效率不佳的主 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引擎废气加热触媒以加速其达到起燃温度 的消音器,尤其是在引擎初激活时,能使废气先加热触媒达起燃温度后,再令废 气通过触媒以有效净化废气中有害物质,致使排放至外界大气中的废气不至于影 响空气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置触媒载体的消音器,连接于引擎废 气排放端的排气管上,具有一排气尾管与外界大气相通,消音器内设有一触媒载 体;其还包括:
一回气通道,设于消音器内;
一废气通道,设于载体内,其一端与排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回气通道相连 通;及
多个废气通孔,设于载体内,一端与回气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排气尾管相 连通,多个废气通孔的孔壁上附着有触媒;
如上所述配置触媒载体的消音器,其中消音器内至少设有一隔板,上述载体 设于隔板上。
如上所述配置触媒载体的消音器,其中消音器内至少通过一隔板间隔设有一 回气腔槽,回气通道连通于回气腔槽与多个废气通孔间以导引废气。
如上所述配置触媒载体的消音器,其中回气通道由至少一连接于废气通道与 回气腔槽间的回气管所构成。
如上所述配置触媒载体的消音器,其中消音器内至少通过一隔板间隔设有一 排气腔槽,多个废气通孔与排气尾管相连通。
如上所述配置触媒载体的消音器,其中消音器内至少通过一隔板间隔设有第 一回气腔槽及第二回气腔槽,回气通道连通于第一回气腔槽、第二回气腔槽及多 个废气通孔间以导引废气。
如上所述配置触媒载体的消音器,其中回气通道由至少一连接于废气通道与 第一回气腔槽间的第一回气管,以及连通于第一回气腔槽与第二回气腔槽间的第 二回气管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钊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钊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戏成绩记录器及其构成的游戏工具
- 下一篇:单固定密封盖与保持架接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