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42953.1 | 申请日: | 2007-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6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田;李平;李朋;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继田;李平;李朋;李军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3/08;A61K33/1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夏新 |
| 地址: | 473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中最大的附属性腺,位于盆腔,呈圆锥体形。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供应精液中的某些成分(占精液的15%~30%),受雄激素的控制,对生育非常重要。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发病率高(占成年男性25%以上),治疗棘手的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容易复发。通常的症状为排尿困难,疼痛,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减低、早泻、阳痿等,神经衰弱症状如头晕、头疼、失眠、精神抑郁等。慢性前列腺炎在中医学归属于“淋”“浊”等病的范畴,现多将其归属于“精浊”,是泌尿科、男性科临床常见病。特别是35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达31~40%。目前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国内外西医对此疾病缺乏有效办法,其临床多采用心理核精神治疗以及物理疗法,以改善前列腺血液循环、引流前列腺液,促进炎症吸收,达到缓解和消除症状的目的。
本发明基于上述背景,提出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易复发、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其原料药由以下各重量份数的中药组成:
冬虫夏草1~5份、蒲公英14~18份、地龙10~14份、虎杖14~18份、紫花地丁14~18份、车前子18~22份、板蓝根14~18份、土茯苓18~22份、泽泻14~18份、滑石18~22份、丹参10~14份、小茴香8~12份、莱菔子10~14份、炒白术13~17份、荔枝核10~14份、覆盆子10~14份、金钱草14~18份和大黄4~8份。
所述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优选:
冬虫夏草3份、蒲公英16份、地龙12份、虎杖16份、紫花地丁16份、车前子20份、板蓝根16份、土茯苓20份、泽泻16份、滑石20份、丹参12份、小茴香10份、莱菔子12份、炒白术15份、荔枝核12份、覆盆子12份、金钱草16份和大黄6份。
所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比例的18味原料药混合均匀,取其中1/4制成细粉过筛备用;
2)将剩余的原料药加水煎煮,再将煎液于80~85℃下浓缩至比重为1.21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细粉和浓缩液混合均匀,进一步制备成中药制剂可接受的剂型,即得到所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
步骤1)所述过筛的筛号为五~六号。
步骤2)所述的煎煮是将原料药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然后将两次获得的煎液合并过滤,得到所述煎液;其中每次煎煮用水重量是药材重量的3~8倍。
步骤3)所述的中药制剂可接受的常规剂型为丸剂、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中药配方方解:以冬虫夏草、蒲公英、地龙、虎杖和大黄为君药,以紫花地丁、泽泻和车前子为臣药,辅以板蓝根、土茯苓、滑石、丹参、小茴香、莱菔子、炒白术、荔枝核、覆盆子和金钱草,诸药配伍,协同作用,具有清热、排毒、利湿的功效。
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排毒、利湿功效,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本发明使用方法及效果评定:
一、使用方法:
患者每日服用1~3次,每次服用65g,空腹温开水送服。用药期间忌酒、房事。
二、慢性前列腺炎诊临床断标准:
临床有发热、尿灼痛、会阴部疼痛等症状;直肠指诊前列腺表面不平或不对称,或有硬结及压痛;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增加(每高倍视野大于10个),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卵磷脂小体正常值为++++)。
三、治愈、有效和无效的判别标准:
治愈:指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或恢复到正常值范围。
有效:指上述症状未完全消失,但消失率在50%以上。
无效:指上述症状没有变化。
四、本发明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统计方法及其结果:
为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发明人对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使用本发明对92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做了统计。
患者基本情况:平均年龄35±2.3岁,平均患病年限3.5±1.2。
治疗方法:患者初诊确诊后按照前述使用方法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3~3.5个月。
治疗结果:92例患者中,治愈88例,有效2例,无效2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继田;李平;李朋;李军,未经李继田;李平;李朋;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2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卡手机自动收集网络覆盖信息的方法
- 下一篇:业务链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