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燃料燃烧强化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41892.7 申请日: 2007-08-16
公开(公告)号: CN101135439A 公开(公告)日: 2008-03-05
发明(设计)人: 斯托利亚连科·亨纳季·斯捷潘诺维奇;维亚佐维奇·维塔利·米古拉耶维奇;沃加克·奥列赫·沃洛迪米洛维奇;马尔齐施恩·尤里·丹尼洛维奇;巴德科·根纳季·茹里耶维奇 申请(专利权)人: 雷迪克尔普拉斯公司;乌克特兰斯科姆研究生产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F23B90/00 分类号: F23B90/00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敬强
地址: 乌克兰*** 国省代码: 乌克兰;UA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固体燃料 燃烧 强化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能源、钢铁行业,即固体燃料燃烧:煤、泥炭和木头。

背景技术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大量的固体燃料燃烧强化过程是公知的。其中一种方法是火焰燃烧强化,在送风时通过增加氧气的浓度实现,这导致燃烧区中原子和含氧自由基的浓度增加。

氧气转炉炼钢法(参见Kazakov Z.Ts,Osokin A.M.,Shishkov A.P.Technology of metals and the second constructional materials.-M.:metallurgy,1975-688 p.)是已知的。所获得的方法的实质在于通过氧枪(furma:一种特殊的管,插入液态/流体生铁/铸铁容积中;通过该管,氧气吹到金属的液体表面)向液态生铁吹送氧气。在向高温体(熔融的液体金属,温度约为1500-2300℃)吹送氧气的过程中,能够将难以氧化的杂质氧化。最强烈的杂质的氧化发生在与氧气喷射接触的金属表面上。

缺点:使用昂贵的氧化剂;与更大的氧气急流(进入氧枪但是没有与铸铁的碳、铁和其他组分反应且从氧枪出来的氧气)相关的氧化剂的非生产性费用;需要涉及巨大金属费用的额外组合技术的氧化剂接收(reception of oxygen:空气分离的复杂技术,需要巨大的金属和能量费用)。

通过放电对催化区域处理来进行的化学催化非均匀相(heterophase)过程的强化方法在文献[A.C.No.1036347,κl.B01D 35/06//B01D 51/00.An electricseparator 30.04.1982,and also Stolyarenko H..S.“The ozone systemsH2O-O3-O2-NOx-SO2 mechanism of radical chemical reactions in heterophase”//the Bulletin Cherkass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o.3-1999.-p.81-85]中是已知的。放电对化学非均匀相过程的影响使得反应能够在300-500度的温度下进行,该温度低于没有放电作用的情况;这解释为跟随温度活化后的额外的电、波、光活化过程(波活化:通过高频波进行活化,例如,电磁场)。

缺点:该技术在反应组分浓度低的情况下进行了研究;这是导致用于产生放电的特定能量费用的增加的原因。

“火焰强化和管理方法”[the Stalemate.No.2125682 Russia,MKI F 23 No.005/00 F236005/00]是所选择的原型。

燃烧过程强化法通过电极之间的强纵向电场(2KV/sm和以上)和强横向电场对火焰的处理来进行,该电极通过例如电极的三相系统和三相高压电源旋转。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操作:火焰高度及火焰的其他参数的测量、电极之间的变化距离、纵向场和火焰的重叠与场强度的同步调节。该方法还能够在横向电场中旋转火焰,这增加了燃料-空气混合物的搅动和粉碎程度(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粉碎:意思是燃料与后面的空气搅拌的胶液化作用),并且使燃烧强化。提出的将燃料通过纵向电场放入燃烧区的新的操作,其附加地在分子水平使火焰燃烧过程强化,并且减少了燃料的费用。该方法还能够通过改变上述电场的几何形状和电学参数来控制火焰的几何形状、温度和热导率,例如能够使火焰聚集,该火焰足以用于例如金属或合金的热处理。

缺点:高的输入功率系数,这降低了该过程的能量效率,需要燃料的搅动和离子喷射,燃烧过程的控制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本原则是提出一项任务:向燃烧活化过程的热组分加入电、波、电催化活化,这能够提供固体燃料中的碳的最大程度的燃尽。

本发明的实质在于,通过具有催化剂的电极在电场中燃烧燃料-空气混合物,所述电极在燃烧区内,其上施加了高压,由于形成氧原子、碳自由基和含氧自由基可获得燃烧反应的所有吸热阶段的活化能降低。

这个所考虑的任务在放电、燃烧区的重叠区和低温等离子体合成的电催化过程得以解决,所述低温等离子体通过在电极上施加高压在两个电极之间建立,电极由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其氧化物或施加了催化剂的其他载流材料形成。电极上的电压范围为5-20KV。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迪克尔普拉斯公司;乌克特兰斯科姆研究生产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雷迪克尔普拉斯公司;乌克特兰斯科姆研究生产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