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1619.4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星野博一;木村直之;志村佑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20;H01R13/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王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特别是涉及用于将印刷基板彼此电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连接印刷基板彼此的连接器,将连接固定在电路基板A上面的插座11与连接固定在另一印刷基板A下面的插头12嵌合,使设置在所述插座11的接触端子14与设置在所述插头12的接触端子16弹性接触地连接(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203139号公报。
然而,在所述连接器中,在将插头12定位并组装到插座11上时,由于连接器被上方的印刷基板所掩盖,而无法目视进行组装。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组装作业过程中不容易定位,因而当在没有准确定位的状态下强行连接时,则会使接触电阻变大,从而降低接触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即使是在部件精度、组装精度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高的接触可靠性。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插座,其在开口缘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以及插头,其具有能够嵌合在所述插座开口缘部内的平面形状,并且在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位置并排设置的压入凹槽内压入第二连接端子,其中,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压入凹槽的内侧面能够抵接地嵌合,并且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弹性接触而进行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连接端子嵌合在插头的压入凹槽,并且与压入保持在所述压入凹槽的第二连接端子弹性接触而进行电连接。因此,即使部件精度、组装精度存在偏差,也能够使被所述压入凹槽限定位置的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准确地弹性接触。因此,不易产生接触不良,从而能够获得接触可靠性高的连接器。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在横跨插座开口缘部形成并且被压入保持在所述开口缘部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压入部之中,使设置在其内侧角部的第一接点部与插头压入凹槽的内侧面能够抵接地嵌合,并且使所述第一接点部与第二连接端子弹性接触而进行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部件精度、组装精度存在偏差,也能够使被所述压入凹槽限定位置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接点部与第二连接端子准确地弹性接触。因此,不易产生接触不良,从而能够获得接触可靠性高的连接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可以使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子自由端部的第二接点部与压入插头压入凹槽的第二连接端子的U字形压入部的背面弹性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二接点部与第二连接端子的U字形压入部的背面弹性接触。因此,不仅是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二接点与第二连接端子的U字形压入部弹性接触,而且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接点也与第二连接端子更可靠地弹性接触。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的接触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在第二连接端子的U字形压入部两外侧面突出设置有防脱用突起,所述U字形压入部压入到第一连接端子中相对的第一接点部与第二接点部之间,所述防脱用突起卡定在至少所述第一接点部及第二接点部的任何一方。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弹性接触时,越过防脱用突起,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弹性接触。因此,能够防止脱落,并且能够获得卡紧感(咔哒感),具有给与连接作业的操作者安心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是表示本发明连接器的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的插头及插座的立体图;
图2(A)及图2(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连接器的插头及插座的连接方法的剖面图;
图3(A)及图3(B)是本发明连接器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4(A)及图4(B)是图3(A)及图3(B)所示的连接器的插座及插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A)及图3(B)所示的连接器的构成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A)及图6(B)是图5所示的插座主体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7(A)、图7(B)、图7(C)、图7(D)分别是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立体图、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立体图、平面图、正面图;
图8(A)、图8(B)、图8(C)、图8(D)分别是表示图7(A)-图7(D)所示的第一连接端子变形例的立体图、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立体图、平面图、正面图;
图9(A)及图9(B)是表示将第一连接端子组装在插座主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10(A)及图10(B)是图5所示的插头主体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机用换辊小车
- 下一篇:结合折叠的片状材料的边缘以形成三维结构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