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埋式管道的无支撑、长距离补偿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1572.1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宋章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章根 |
主分类号: | F16L1/036 | 分类号: | F16L1/036;F16L5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4212江苏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支撑 长距离 补偿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地埋式管道的无支撑、长距离补偿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待辅设的管道直接放置在地面以下的地基上;其次,在设定的补偿位置处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转补偿器以补偿管道因热胀冷缩而发生的长度的变化;在所述的旋转补偿器周围设有补偿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管道的无支撑、长距离补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补偿空间或为无约束的充满软土的地基,或为包裹在补偿器上的弹性包裹体,或为中空的地埋式混凝土结构,或为安装有可压缩材料或软土的地埋式混凝土结构,或为中空的地埋式钢结构,或为安装有可压缩材料或软土的地埋式钢结构;在地埋式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上设有穿装地埋式管道的通孔,地埋式管道活动穿过该通孔与对应的旋转补偿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管道的无支撑、长距离补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两相邻补偿位置之间的间距介于30-500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管道的无支撑、长距离补偿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地埋式管道为气体输送管道时,所述的旋转补偿器安装在密封的地埋式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基础中。
5、一种地埋式无支撑、长距离补偿管道系统,包括由若干段主管道组成或由若干段主管道及与主管道相连的支管道组成的输送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输送管道直接按设计好的路径敷设在地下,在设定的补偿位置处安装有用于补偿管道长度的、由旋转补偿器及连接管组成的补偿装置;所述的补偿装置或直接安装在软土地基中,或包裹弹性材料后安装在地基中,或安装在中空的地埋式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安装基础中,所述的安装基础或为未添加任何填料的空心结构,或为填装有可压缩材料或软土的实心结构,在安装基础上设有穿装地埋式管道的通孔,地埋式管道活动穿过该通孔与对应的补偿装置中的旋转补偿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无支撑、长距离补偿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补偿装置或为同直线补偿装置、或为平行线补偿装置、或为转角补偿装置或其中的任意二个组合或全部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埋式无支撑、长距离补偿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同直线补偿装置至少由四个旋转补偿器、三段连接管及安装基础组成,四个旋转补偿器及三段连接管均位于安装基础中,第一、第二两个旋转补偿器的一端分别与待连接的主管道相连,另一端与其相垂直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相连,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三旋转补偿器和第四旋转补偿器的一端相连,与主管相平行的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三旋转补偿器和第四旋转补偿器的一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埋式无支撑、长距离补偿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平行线补偿装置至少由两个旋转补偿器、一段连接管及安装基础组成,两个旋转补偿器及一段连接管均位于安装基础中,两个旋转补偿器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待连接的主管相连,两个旋转补偿器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埋式无支撑、长距离补偿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角补偿装置由三个旋转补偿器、两段连接管及安装基础组成,三个旋转补偿器及两段连接管均位于安装基础中,第一旋转补偿器和第二旋转补偿器的一端与各自对应的主管的一端相连,它们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旋转补偿器的两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无支撑、长距离补偿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地埋式管道为蒸汽输送管道时,所述的安装基础为密封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章根,未经宋章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5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