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41553.9 | 申请日: | 2007-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红;刘湘涛;刘俊林;李炯;安芳兰;田宏;尚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66 | 分类号: | C12N15/66;C12N15/42;C12N15/85;C07K14/09;A61K39/135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晋 | 
| 地址: | 730046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蹄疫 单位 疫苗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疫苗的制备方法,特别是用于预防因A型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动物疾病的疫苗,以及这种方法制备的疫苗。更确切讲本发明是一种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方法和这种亚单位疫苗。
背景技术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严重疾病。口蹄疫有7个血清型,型间无交叉免疫。虽然该病的死亡率不高(幼畜除外),但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约30%,由此带来的贸易限制和卫生处理等费用难以估算,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极为严重。疫苗接种是预防FMD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则是预防、控制以及完全消灭FMD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使用的FMD疫苗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在预防和控制FMD上占有主导地位,但由于存在病毒毒力返强、病毒灭活不彻底等因素,研制更安全有效的新型口蹄疫疫苗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和3C蛋白酶制备A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方法,从而获得安全、高效的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
本发明的A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方法是:设计引物与模板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制备出口蹄疫病毒的P12X基因和3C基因,再将所得到的P12X基因和3C基因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含有融合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将构建正确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和含VSV-G基因的质粒载体通过脂质体共转染至包装细胞GP2-293,在包装细胞内形成假病毒,再用假病毒感染幼仓鼠肾细胞(BHK-21),将假病毒基因组中含有的P12X3C基因整合到幼仓鼠肾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表达结构蛋白和蛋白酶3C。
在本发明的的A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聚合酶链式反应中所用的引物为:
P12X基因扩增上游引物:
5′-CGCGGATCCGCCACCATGGGGGCCGGGCAGTCCAGC-3′
BamH I酶切位点
P12X基因扩增下游引物:
5′-CCGGAATTCCATGTCCTCCTGCATCTT-GC-3′
EcoR I酶切位点
3C基因扩增上游引物:
5′-CCGGAATTCAGTGGTGCTCCGCCGACCGACT-3′
EcoR I酶切位点
3C基因扩增下游引物:
5′-CCGGAATTCCTCGTGATGAGGCTCGGGGTC-3′
EcoR I酶切位点
所用的模板为口蹄疫病毒AV88(L)GF84MF1毒株。
前述本发明的A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方法中,所指的P12X基因是口蹄疫病毒的部分结构蛋白P1和连结于其后的完整的2A和部分2B的非结构蛋白,其具体的基因序列参见所附的基因序列表。
本发明的疫苗为以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A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在某种高效表达系统表达某种病原体的免疫抗原基因,选用的原基因多为与病毒中和反应相关的囊膜蛋白或衣壳蛋白基因。口蹄疫病毒P1结构蛋白基因编码为4种主要衣壳蛋白(VP1、VP2、VP3、VP4),而P2非结构蛋白基因编码的2A能够催化P1-2A同2C解离。P3非结构蛋白基因编码的3C可将病毒蛋白P1-2A前体裂解。有实验证明,FMDV结构基因和非结构基因2A、3C串联起来表达,可以产生76S的类病毒粒子,提纯该类病毒粒子,用来免疫动物,其免疫效果类似于全病毒。因此在基因选择上我们采用了P12X+3C的组合方式,其中2X是2A后面连入了部分2B,2A为P1-2A间裂解提供识别序列,口蹄疫病毒初级裂解发生在2A/2B间,形成P1-2A前体。在2B上也带有部分裂解位点,关于这一点可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口蹄疫》,谢庆阁主编,p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5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