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户用防风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0209.8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孙侪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侪翼 |
主分类号: | E06B7/22 | 分类号: | E06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户 防风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户用防风部件,其粘贴在窗框或窗户架上,在关闭窗户时,起到防风、隔音、防湿等效果。
本发明的防风部件大大提高了弹性所产生的恢复力,提高防风、隔音、防湿功能,并且能够延长防风部件的寿命、维持原形以及使外形美观。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多种结构的窗户用防风部件。
作为现有技术,已知本申请人被授权的大韩民国实用新型登记第62951号、专利授权第491840号,其中也提出了窗户用防风部件的结构。
在上述的作为现有技术公知的窗户用防风部件的结构中,所述防风部件由基带(base band)和气密部件构成,所述基带用于方便地将防风部件粘贴或夹入窗框或窗户架上,所述气密部件用于堵塞缝隙,在基带上形成槽,沿着槽粘合绒毛状的气密部件,或以织造方式构成基带,同时将作为气密部件的绒毛(pile)一起进行织造。
绒毛状的气密部件通常以合成树脂制的纤维为材料,并且纤维的恢复力要足够优异,从而通过使用弹性所产生的恢复力优异的纤维,使得绒毛状的气密部件即使在关闭了窗户时,长时间处于受挤压状态,但只要打开窗户,就迅速恢复为原始状态。
但是,即使将恢复力优异的纤维丝用作气密部件,如果长时间关闭窗户,致使气密部件长期受挤压,或长期暴露在气候变化、阳光照射、灰尘或雨水等的环境中时,作为纤维材料的气密部件的弹性下降,从而导致丧失恢复力,因此防风、隔音、防湿等的功能下降。
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在开关窗户时,作为气密部件的绒毛的纤维缕因受挤压,或者摩擦而相互凝结或凝聚,从而导致气密性下降;由于气密部件由多缕绒毛丝构成,因此当灰尘等异物夹在绒毛丝的缕之间时,在气密部件中产生缝隙,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由弹力产生的恢复力和气密性优异、且大幅度延长寿命的防风部件,所述窗户用防风部件由基带和以恢复力优异的纤维丝为材料的绒毛状的气密部件构成,在窗户用防风部件的气密部件外部覆盖合成树脂制无纺布片,该合成树脂制无纺布片以预定厚度构成且弹性、恢复力以及透气性优异,通过气密部件和由无纺布片形成的气密部件罩体来保护气密部件,并且使得恢复力和原形维持功能优异,气密状态良好,能够防止因气密部件导致灰尘或雨水等异物进入,并使外形美观。
具有上述结构和作用效果的本发明在绒毛状的气密部件上覆盖作为气密部件罩体的恢复力和耐久性优异的合成树脂制无纺布片,从而增强恢复力,保护气密部件,提高气密部件的恢复力持续效果,能够获得气密部件的防污和气密性提高以及寿命延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风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风部件的末端正视图。
图3是示出将本发明的防风部件用于滑动式窗户上的状态的例示图。
图4是示出将本发明的防风部件用于旋转式门上的状态的例示图。
符号说明
1防风部件;10基带;20气密部件;100无纺布片;110气密部件罩体;120两侧下端部;130气密部件环绕空间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窗户用防风部件1具有:平板状的基带10,其用于将防风部件粘贴固定在窗框或窗户架上;以及气密部件20,其在上述基带10的上表面中央部上横向固定,将采用合成树脂制无纺布片100形成于上述气密部件20表面的气密部件罩体110粘合在基带10上。
上述气密部件罩体110将两侧下端部120粘合在上述气密部件20的下部两侧基带10上,从而在气密部件罩体110中形成原形的气密部件环绕空间部130。
说明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构成要素的气密部件罩体110优选将耐久性、弹性以及恢复力和透气性优异的合成树脂制无纺布片100作为材料,并在制造防风部件1时,如果向在气密部件20织制或粘合在基带10上的状态下移动的防风部件1的气密部件20表面供给上述合成树脂制无纺布片100,同时将上述合成树脂制无纺布片100的两侧下端部120粘合在基带10上,则上述基带10构成具备气密部件环绕空间部130的气密部件罩体110,利用上述气密部件罩体110覆盖上述气密部件20的上表面和左右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侪翼,未经孙侪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0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