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除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0001.6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一夫;内田阳一;薄井宏明;福岛纪雄;荒川彻;小林弘幸;乐间毅;山本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9/00 | 分类号: | A61L9/00;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装置 | ||
1.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具备:把水进行电解而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被该电解槽生成的电解水浸湿的气液接触部件、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送空气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循环路径,把所述电解水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供给,把从所述气液接触部件流下来的电解水通过接水盘接受并贮存,把贮存的电解水抽上来再次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供给;
从所述循环路径分岔的排水管;
开闭所述排水管的止水阀;
排水罐,其在所述止水阀打开时接受从所述排水管排出的电解水并贮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一部分形成有更深底的贮存部,所述排水管是从所述接水盘的贮存部向位于所述接水盘下方的所述排水罐延伸的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运转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部;
当由所述计时部计时的运转时间到达规定时间时,把所述止水阀打开的控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是通过向多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生成电解水的结构,
在常规运转时,所述控制部向所述电解槽的多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生成电解水,并在通过所述循环路径使电解水循环的同时通过所述送风风扇进行送风,在把所述止水阀打开进行排水时,首先把所述多个电极之间的极性反转而生成所述电解水,使电解水在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然后把所述止水阀打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具有使所述电解槽具备的多个电极之间的极性反转并将水电解的功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把通过所述气液接触部件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和能把该排气口关闭的盖体,
在所述盖体把所述排气口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把所述电解槽具备的多个电极之间的极性反转。
7.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具备:把水电解而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被该电解槽生成的电解水浸湿的气液接触部件、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送空气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具备: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循环供给所述电解水的循环路径和控制部,
该控制部控制所述空气除菌装置执行下面的运转:通过所述电解槽生成电解水,使该电解水在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同时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送空气,由此对该空气进行除菌的空气除菌运转;和在所述送风风扇停止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电解槽生成电解水并在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的清洗运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空气除菌装置停止所述空气除菌运转之后,每经过规定时间时进行所述清洗运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的状态下进行所述清洗运转。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清洗运转的执行中控制所述电解槽,生成与所述空气除菌运转的执行中所生成的活性氧不同的活性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在所述清洗运转的执行中生成的活性氧是臭氧。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清洗运转的执行中控制所述电解槽,以与所述空气除菌运转的执行中不同的浓度来生成活性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把所述送风风扇送出的空气向装置外排出的排出口处设置能关闭该排出口的通气窗,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通气窗关闭所述排出口的状态下来执行所述清洗运转。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外部给水管向所述循环路径供给水的给水部和从所述循环路径分岔并排出所述电解水的排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00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安全记录和控制系统
- 下一篇:数码喷绘油墨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