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手足癣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9686.2 | 申请日: | 200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郑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瑞 |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0;A61P31/10;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 |
| 地址: | 030001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手足癣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手足癣的药物。
背景技术
手足癣主要是由于浅部真菌感染引起的手、足部的浅部真菌病。感染的真菌主要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接触传染机会很多,世界各地均可见,我国南方更为高发。手足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尤其是足癣则更为常见。一直居于皮肤病门诊的首位,手癣次之,均易于传播。
手、足癣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是皮肤科的一种顽症,民间有″先生莫治癣,治癣必丢脸″之说。中医称足癣为“臭田螺”,手癣为“鹅掌风”。祖国医学认为手足癣是由于生活、起居不慎,外感湿、热、虫、毒,或相互接触传染,感染浅部真菌,诸邪相合,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发于上部者,多兼风邪;发于下部者,多为湿盛,而发为脚湿气等。湿热盛者,则多渗液流滋、瘙痒结痂。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水燥湿为主。目前治疗手足癣主要是采用外用抗真菌药膏以及口服抗真菌药,价格昂贵,而我国的中药则具有经济有效的特点,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有效减少医疗支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手足癣主要是采用外用抗真菌药膏以及口服抗真菌药,价格昂贵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手足癣的药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治疗手足癣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制成,地榆6-18份、黄连10-15份、黄柏15-17份、马齿苋7-14份、明矾6-14份、防风8-15份。
其制备方法采用共研法,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合,入电动研磨机粉碎,将研磨后的药粉过60目筛网,收集,每份80g,采用包装机用热封型茶叶滤纸包装。
本发明用于手足癣及皮肤感染,容器内加入沸水2000ml,将滤纸包装药袋直接放入,浸泡10分钟,至水温能接受时,浸泡手足,每日1-2次。
中医认为手足癣是由于外感湿、热、虫、毒,诸邪相合,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发于上部者,多兼风邪;发于下部者,多为湿盛,而发为脚湿气等。湿热盛者,则多渗液流滋、瘙痒结痂。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水燥湿为主。
地榆属于凉血止血药,外用能泻火解毒敛疮。配黄连用之,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愈合。体外抑菌试验对多种细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杀灭作用。黄柏,黄连,马齿苋均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
从治疗组(中药方剂)与咪康唑药膏(对照组)临床治疗结果(表1)可以看出,和外用抗真菌药物疗效相当,本方对手足癣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瑞,未经郑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9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