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下辊变形量可控的卷板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9630.7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邢伟荣;秦佩玲;赵晓卫;林再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钢铁(集团)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B21D5/00;B21D5/01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1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变形 可控 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上下辊变形量可控的卷板机,具体涉及一种上下辊变形量可控的船用卷板机,属于卷板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船用卷板机以对称式为主,由于上辊较长,在卷制过程中使上辊受到很大的向上的弹性变形,两下辊受到很大的向外侧下方的弹性变形,从而使卷制的板材挠度控制不好,出现卷制后的板材曲率半径不一致,对于获得某一个的曲率半径的圆弧只有一种最佳厚度的板材;另外上辊只进行升降运动,无动力驱动其旋转,只是被板材带动旋转,两下辊通过一个动力驱动发生转动,而不产生水平移动,此种结构可以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按照一定的曲率半径进行转板,由于两下辊不能水平移动,卷制后板材的剩余直边过大,造成很大浪费;还有传统船用卷板机均不设置折弯模具,因此无折弯功能,没有对板材的进行预弯,若需对卷制的板材进行折弯时,需要在折弯机上先折弯,然后在卷板机上卷制。现有卷板机的两下辊采用一套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功率大,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上下辊变形量可控的卷板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上下辊均设置有预防弹性变形装置的卷板机,还设置有下辊水平可调节装置和可拆卸式预弯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上下辊变形量可控的卷板机,主要包括下横梁1、传动部分2、立柱3、支撑梁4、上辊6、下辊7、上横梁9和单臂吊11,其结构是:在两个下辊7的轴向外侧下方分别设置有下辊支撑装置8,下辊支撑装置8的外侧与下辊水平移动装置10相连,下辊支撑装置8可活动的设置在与立柱3垂直的纵向滑轨13上,纵向滑轨13与下横梁1的上部固定在一起,在上辊6的轴向外侧上方设置有上辊支撑装置5,上辊支撑装置5固定在上横梁9上。
在上述两个下辊7的一端对称连接有一组传动部分2,两个下辊7的两侧通过连接座12可活动的固定在与立柱3垂直且固定的支撑梁4上,连接座12与下辊水平移动装置10相连。
上述的下辊水平移动装置10主要包括减速机14、联轴器15、传动轴16、螺旋升降机17和电动机18组成,其结构为:下辊支撑装置8与相应位置的减速机14的输出端相连,减速机14的输入端与传动轴16相连,传动轴16之间通过联轴器15与电动机18相连,在两侧的传动轴16的外端连接有螺旋升降机17的一端,螺旋升降机17的另一端与连接座12相连。
上述的下辊支撑装置8和上辊支撑装置5的结构相同,下辊支撑装置8主要包括:加载油缸19、斜铁20、轴承体21、压紧装置22和支撑辊23,其结构为:支撑辊23的两端自上而下通过轴承体21、斜铁20和压紧装置22一起固定在下横梁1上,斜铁20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斜铁20的最外端连接有加载油缸19的伸缩端,加载油缸19的缸体连接在下横梁1上。
在上述的上辊6和下辊7之间设置有折弯模具24。
上述的折弯模具24的上模25通过钢链26和接头27固定在上辊6和上横梁9上,折弯模具24的下模28通过带开口机构29的托架30安装在两个下辊7之间。
本发明上下辊变形量可控的卷板机与现有的船用卷板机和其他类型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两个下辊7的轴向外侧下方还分别设置有一套下辊支撑装置8,在上辊6的轴向外侧上方设置有一套上辊支撑装置5,下辊支撑装置8和上辊支撑装置5能有效地调节上辊6和下辊7在卷制板材的过程中受到的弹性变形,使其弹性变形减小到可忽略不计,从而提高了卷制后的板材挠度,使其板材曲率半径基本一致;下辊水平移动装置10同时与下辊支撑装置8和下辊7相连,保证了同一侧的下辊支撑装置8和下辊7同时移动。
2、由于两个下辊7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一组传动部分2,两个下辊7的两侧通过连接座12可活动的固定在与立柱3垂直且固定的支撑梁4上,连接座12与下辊水平移动装置10相连,下辊水平移动装置10带动两个下辊7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同步异向移动,从而调节两个下辊7的水平距离,这样卷板的曲率半径可调节,两个下辊7分别设置有传动部分2,使单个传动部分的功率降低一半,减小了传动部分的占地面积,同时降低了制造费用。
3、由于在上辊6和下辊7之间还设置有折弯模具24,折弯模具24的上模25通过钢链26和接头27固定在上辊6和上横梁9上,折弯模具24的下模28通过带开口机构29的托架30安装在两个下辊7之间,从而能够实现预弯和折弯功能,能够替代折弯机;下模28通过带开口机构29的托架30可以调节托架的开口,从而保证了两个下辊7在一定的距离内运动时能够适用,上模25可以方便快速拆卸。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钢铁(集团)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长治钢铁(集团)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9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弹性波与无线网络的制动器摩擦片磨损程度监测系统
- 下一篇:低气味磁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