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水体系纳米晶二氧化锆合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9550.1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予罕;姜东;徐耀;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25/02 | 分类号: | C01G25/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纳米 氧化锆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非水体系中制备结晶的纳米二氧化锆。
技术背景
二氧化锆是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具有良好的光学、热学、电学和机械性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级二氧化锆粉体更是具有独特的性能,如常温下为绝缘体,而高温下则具有导电性、增韧性和敏感特性等;同时在陶瓷、橡胶、涂料、日用化工、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二氧化锆的结晶度、纯度和粒度是决定粉体性质及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制备高结晶度、高纯度、纳米级ZrO2的意义重大,已成为目前科技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二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很多,包括水热法、微波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等,但是这些方法或是由于要控制锆前驱体的水解,制备过程复杂,反应时间较长;或是得到的ZrO2为无定形的粉体,需要经过高温后处理才能得到结晶好的ZrO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结晶好的纳米ZrO2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锆的前驱体与有机酸为原料,然后在反应釜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烘干后便可得到结晶很好的ZrO2。
本发明方法如下:
本发明采用异丙醇锆和C1~C4有机酸为原料,有机酸与异丙醇锆的摩尔比为2~10∶1,混合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20~240℃处理10~24小时制备得氧化锆湿凝胶,将氧化锆湿凝胶用乙醇洗三~五次,再在100~160℃的条件下干燥,即可得到结晶的纳米级二氧化锆。
如上所述的C1~C4有机酸为甲酸、醋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整个制备过程在非水体系进行,水解过程不需要控制;
2.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
3.反应生成的副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副价值高;
4.得到的产品结晶度高,纯度高,粒径分布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甲酸与异丙醇锆以摩尔比为2∶1混合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40℃反应12小时,将反应物用乙醇洗三次,然后在100℃烘干,即得到结晶的二氧化锆材料。
实施例2
用醋酸与异丙醇锆以摩尔比为6∶1混合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200℃反应12小时,将反应物用乙醇洗五次,然后在100℃烘干,即得到结晶的二氧化锆材料。
实施例3
用正丁酸与异丙醇锆以摩尔比为4∶1混合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220℃反应12小时,将反应物用乙醇洗四次,然后在120℃烘干,即得到结晶的二氧化锆材料。
实施例4
用甲酸与异丙醇锆以摩尔比为10∶1混合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200℃反应12小时,将反应物用乙醇洗三次,然后在140℃烘干,即得到结晶的二氧化锆材料。
实施例5
用醋酸与异丙醇锆以摩尔比为4∶1混合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80℃反应16小时,将反应物用乙醇洗三次,然后在100℃烘干,即得到结晶的二氧化锆材料。
实施例6
用丙酸与异丙醇锆以摩尔比为4∶1混合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240℃反应12小时,将反应物用乙醇洗五次,然后在160℃烘干,即得到结晶的二氧化锆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9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催眠功能的手机
- 下一篇: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