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39002.9 | 申请日: | 200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群元;徐旭升;陈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春兰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确切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增加面板整体强度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技术的进步,满足了人们信息生活中的各项需求,其应用层面十分广泛,小至个人电子产品,大至计算机屏幕、家电用品等,处处皆可见显示装置与人类生活的紧密结合。随着现今电子数字产品逐渐朝向轻薄短小的设计理念发展,平面显示装置的设计与生产亦日渐趋于薄型化。
目前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为达到轻、薄的目的,一般会采用双料射出技术来结合框体与光学板件,以加强整体强度。如图1所示,由于光学板件60侧边无反射片且不平整,因此与框体30结合时容易在光学板件与框体间形成不平整的接合线,并进一步造成面板亮度的降低。此外,由于框体30与光学板件60分属不同材质,若其结合强度完全靠射出条件来控制,则较不具稳定性。同时在薄型化的要求下,框体与光学板件双料射出的强度,有时亦略显不足。凡此种种,皆不利于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进一步朝薄型化方向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通过结合光学板件及至少一材质框形成一体化结构,增加面板整体强度并满足薄型化的需求。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射出技术结合光学板件、第一材质框及第二材质框形成一体化结构,增加面板整体的强度。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结合双料射出技术,以加强面板整体强度,并透过金属框架(bezel)来连结胶框与光学板件,以确保面板亮度的维持。
本发明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利用双料射出技术结合光学板件、金属框架及胶框为一体,可缩短组装时间,降低组装成本。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光模块,包含框体及光学板件,框体包含有第一材质框及第二材质框,其中第二材质框嵌合设置于第一材质框中,该第一材质框与该第二材质框形成至少一接合部,且第二材质的材料强度高于第一材质的材料强度;光学板件设置于该框体内部,该光学板件具有至少一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该至少一接合部接合。
前述第一材质框包覆第二材质框的部分底面及部分顶面,并共同形成至少一接合部,光学板件则设置于框体内部并部分与上述至少一接合部相连。
前述第二材质框可进一步包含弯折形成的多个凸出部,该等凸出部中的至少其一具有帽部,帽部与第一材质框共同形成至少一接合部而与光学板件接合。
前述第二材质框可因应不同产品的强度所需而设计成不同结构。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于框体模具中设置第二材质框,以及于框体模具中以射出成形方式形成第一材质框及光学板件,使第一材质框与第二材质框及光学板件一体形成背光模块,且第二材质的强度高于第一材质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公知背光模块结构;
图2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较佳实施例的元件立体分解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4a所示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4a1所示为图4a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A-A断面);
图4b所示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4b1所示为图4b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B-B断面);
图5a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二材质结构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图5a1所示为图5a所示的C-C断面图;
图5b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另一较佳实施例;
图6a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二材质结构的又一较佳实施例;
图6a1所示为图6a的D-D断面图;
图6b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二材质结构的再一较佳实施例;
图7a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制造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7b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7c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7d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公知
20背光模块 30框体 60光学板件
本发明
200背光模块 300框体 310接合部 400第一材质框
401胶框 500第二材质框 501金属框架 502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9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卡合回流端塞的滚珠螺杆
- 下一篇:特别用于池塘、水族池和喷水池等的水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