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附接夹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8870.5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A·库希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M/A-COM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1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刚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附接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电缆附接至设备上。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具,该夹具使诸如同轴线缆的电缆与形成一设备的一部分的基板进行的附接简化。
背景技术
各种电缆,例如,射频同轴线缆,通常用于向各种设备传送各种电信号。一种当前附接这种线缆的方法包括将已机制的线缆块焊接在该线缆将要附接的基板上。线缆附接在已机制的线缆块上,然后焊接定位。这就导致两步焊接过程:将线缆块焊接到基板上,然后将线缆焊接到该线缆块上。
当前其它可行的附接方法包括在将线缆固定到基板上之前先附接到线缆上的套管。所述基板设置有接纳凸台,其或者被攻丝以接纳带螺纹的线缆套管,或者构造成接纳压配式线缆套管。由于需要设置接纳线缆套管的凸台,所以会增加连接的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更加经济有效的将线缆连接至设备基板的方法。
发明内容
该解决方案通过一种将线缆固定至其中限定有槽的基板的夹具提供。所述夹具包括基部、至少一个从所述基部向上延伸的臂部和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臂部的端部的线缆固定部。所述臂部构造成能装配在限定在所述基板中的槽内。
该解决方案还通过一种将线缆固定至基板的夹具和基板组件提供。所述组件包括其中限定有槽的基板和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基部、至少一个从所述基部向上延伸的臂部和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臂部的端部的线缆固定部。所述臂部构造成装配在限定在所述基板中的槽内。
该解决方案还通过一种制造夹具的方法提供。该夹具通过设置基部、至少一个从所述基部向外延伸的臂部和从至少一个所述臂部向外延伸的线缆固定部而制成,并将至少一个臂部向上弯折。
通过下述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这些或其他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附图,本发明现将以举例的方式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夹具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夹具的俯视平面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夹具的侧视图。
图4是在臂部向上弯折成图1至3中所示结构之前根据本发明的夹具的俯视平面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夹具、基板和线缆的组件的等比例俯视图。
图6是图5的夹具、基板和线缆的分解等比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例如射频同轴线缆的线缆固定至基板的夹具,该基板可以是设备的一部分。该设备可以例如是无线电话基站、双接点铁氧体隔离器/循环器,或者同轴线缆需要在线缆终端的点处附接至基板的那些任何其他设备和应用。
参考附图1-3,夹具10包括基部12,基部12具有从基部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臂部14。夹具10的所示实例包括从基部12的相对侧向上延伸的一对臂部14。臂部14的宽度优选地比基部12的宽度窄。
线缆固定部16设置在每个臂部14的自由端部。线缆固定部16的所示实例具有其中限定有线缆接纳槽口18的C形结构。在所示实施例中,由线缆固定部16的C形结构中所限定的开口20处于臂部14的对面并且面向上布置。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将开口20设定在其他位置。
夹具10可以由自身适于弯折并适于焊接的任何材料制成。各实例包括铝、铜、黄铜和钢。可选择地,线缆固定部16的尺寸和构造可使得它们在不需要弯折的情况下就能将线缆定位其中。
夹具10可以通过切割作为基本上平整的一体组件的半成品结构22而制成,该结构具有基部12、臂部14和线缆固定部16(图4)。可以通过诸如冲压或电火花加工的切割程序完成该切割。最终半成品结构22包括与基部12和线缆固定部16相比相对窄的臂部14,由此在基部12和每个线缆固定部16之间限定凹口。弯曲部分24可在每个臂部14中形成从而形成最终夹具10的U形轮廓。
在使用中,参考附图5-6,夹具10的臂部14可滑入限定在基板28中的槽26。随着臂部14滑入槽26中,基板装配到限定在基部12和线缆固定部16之间的凹口中,使得夹具10除了通过槽26的开口端外基本上不能沿任何方向移动。线缆30,例如,所示的射频同轴线缆,然后被插入到线缆固定部16的线缆接纳槽口18中。线缆接纳部16弯曲覆盖线缆30。采用单一的焊接操作将线缆30固定到线缆固定部16中,并进一步将夹具10固定到基板2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A-COM公司,未经M/A-COM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