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8754.3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鲁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05 | 分类号: | H04B7/005;H04Q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志勇;颜涛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间 干扰 抑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方法 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是指给移动终端提供服务的设备,每个基 站可以对移动终端提供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区域是有限的,如果移动终端 移动到目前正在给它提供服务的基站覆盖的小区边缘,为了保持和基站之 间的正常通信,移动终端可能需要增加上行链路发射功率,从而对相邻基 站覆盖的小区的上行链路造成干扰,影响相邻基站上行链路的通信质量。 需要指出,这里下行是指基站到移动终端方向,上行是指移动终端到基站 方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通常采用在相邻小区之间采用 不同的频段来减少彼此之间上行链路的干扰,但是这样浪费了大量宝贵的 频谱资源,而且小区间切换的时延也会非常大,这对时延比较敏感的业务 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方法和系统, 抑制小区间的干扰,达到小区上行链路质量的动态平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1)基站测量本小区上行链路上来自其它小区的移动终端的干扰强 度,并发送干扰强度指示消息;所述干扰强度指示消息携带干扰强度;
(2)移动终端接收其它小区基站发送的干扰强度指示消息,并根据 所述干扰强度指示消息指示的干扰强度控制调整移动终端的可用的上行 发射功率值;移动终端将所述上行发射功率值上报至服务基站。
本发明所述的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预先 设定干扰强度阈值T和干扰强度调整值m;移动终端从所接收的干扰强度 指示消息指示的干扰强度中选择最大的干扰强度Rmax,并将Rmax与T 比较大小,当Rmax<T时,不调整当前上行发射功率Pt,移动终端向服 务基站报告采用功率Pt发送上行数据;否则将上行发射功率调整为Pt-m, 移动终端向服务基站报告采用功率Pt-m发送上行数据。
本发明所述的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方法,其中,所述干扰强度阈值为多 个,并为每个干扰强度阈值设置干扰强度调整值。
本发明所述的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 基站发送干扰强度指示消息步骤包括:基站按照覆盖范围通过编码方式发 送干扰强度指示消息,所述编码方式为增加冗余信息的信道编码方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区间干扰的抑制系统,包括基站和移动终端, 所述基站还包括干扰测量模块,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功率控制模块,其中:
干扰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并发送其它小区的移动终端对本小区上行 链路的干扰强度;
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来自其它小区移动终端的干扰强度控制调整 所述移动终端的可用的上行发射功率值。
本发明所述的小区间干扰的抑制系统,其中,所述基站还包括基站编 解码模块,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终端编解码模块,其中:
基站编解码模块,与干扰测量模块相连,用于对干扰测量模块测量得 到的其它小区移动终端对本小区的上行链路的干扰强度值进行编码,得到 携带干扰强度的干扰强度指示消息并将其传递至基站射频模块;
终端编解码模块,与功率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对终端射频模块传送过 来的干扰强度指示消息进行解码处理后,将所述干扰强度指示消息携带的 干扰强度发送给功率控制模块。
本发明所述的小区间干扰的抑制系统,其中,所述基站编解码模块包 括冗余编码模块、调制模块和加扰模块,其中:
冗余编码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干扰测量模块的干扰强度,增加所述干 扰强度的冗余信息;
调制模块,用于将冗余编码模块输出的信号转变成适合在无线信道上 传输的干扰强度指示消息,所述干扰强度指示消息携带干扰强度;
加扰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调制模块的干扰强度指示消息并克服小区间 干扰对成功解码所述干扰强度指示消息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