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动力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7263.7 | 申请日: | 200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杨桂敏;刘姿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刚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6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动力机,特别涉及依靠不同永磁体磁极相互对应相斥吸作为动力能源的磁动力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动力机多是以油类、煤、电力、水力、风力及太阳能为动力能源,大多动力机存在着制造成本过高或工作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因而利用清洁能源-磁能提供动力的研究便应运而生。公告号为CN1144415的中国专利(专利号为:96118612.7)公开了一种“电控磁动机”,由定子磁铁、转子磁铁、放磁空隙和控制线圈组成,定子和转子磁铁均为永磁铁,在转子磁铁上留有放磁空隙,空隙内装有控制线圈,给控制线圈通以间断直流电,转子即在磁铁作用下转动,由于需要不间断的通以直流电,因此操作较为麻烦。公开号为CN143176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磁动力机”,该磁动力机采用在转子外侧设置两呈一定夹角的两磁板,且两磁板与转子同极相对,夹角尽管可调,但工作过程中调节很不方便,启动或停止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定子上与转子上紧固定排列的同向同极性磁体在不同对应过程中相互作用产生磁性斥吸力,使转子旋转做功的磁动力机。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动力机,包括机座、机壳、推拉机构和传动轴,传动轴上具有活接的套筒,套筒的一端具有与推拉机构活连接的卡槽,套筒另一端具有固接的圆周状的套筒支架,套筒支架的周边具有固定架,固定架内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永磁体同向同极性排列,机壳固接有环状支架,环状支架内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永磁体同向同极性排列,固定架与固定架内排列的同向同极性磁体构成转子,环状支架与环状支架内排列的同向同极性磁体构成定子,定子与转子上的磁体极面相互对应;定子上或机壳内侧另固接的环状支架上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轨道或圆座,转子轴上固接凸轮凹槽、电磁、光感应器件及活接摆杆等机构控制导磁材料体和其他材料一体活接在轨道内滑动或活接在圆座上滑动或旋转;或者转子轴固定支架上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轨道或圆座,摆杆活接于转子轴固定架,摆杆的一端活接于导磁材料体上、另一端固接在定子上或机壳内侧固接的凸轮凹槽、电磁、光感应器件等机构上,控制导磁材料体和其他材料一体活接在轨道内滑动或活接在圆座上旋转;定子磁体与转子磁体异磁性极面由完全对应向不完全对应相远离及同磁性极面由不完全对应向完全对应相接近的运动过程中,由控制系统将导磁材料体推进到转子与定子的磁体之间,使定子磁体与转子磁体之间没有磁性斥力和吸力。定子磁体与转子磁体同磁性极面由完全对应向不完全对应相远离及异磁性极面由不完全对应向完全对应相接近的运动过程中,由控制系统把导磁材料体从转子磁体、定子磁体之间拉出远离定子磁体,使定子磁体与转子磁体之间产生较大斥力和吸力。
所述导磁材料体是由导磁材料组成、大部分包围在磁体外部构成的滑块。
所述导磁材料体在滑道内的滑动或旋转是由凸轮凹槽、摆杆、电磁、光感应器件等机构相组合组成控制系统控制导磁材料体滑动或旋转。
所述定子上磁体磁极磁性同向排列,转子上磁体磁极磁性同向排列。
所述定子与转子上磁体磁极是单极与单极对应或双极与双极对应或者双极与单极对应。
所述传动轴与套筒通过轴键活接或法兰盘活接。
所述推拉机构是连杆推拉机构或液压推拉机构。
所述连杆推拉机构是有曲柄、支点和连杆构成,连杆的末端具有拨叉,支点活动连接在支承座上,支承座固定在机壳上。
所述传动轴一端具有扇轮,传动轴的另一端具有输出轮。
所述定子与转子上紧固定排列的磁体数量总计有至少二个以上磁体组合,形成不同动力。
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可广泛用于汽车、轮船等动力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定子、转子磁体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2为定子、转子磁体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3为定子、转子磁体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4为定子、转子磁体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5为定子、转子磁体磁力线空间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6为定子、转子磁体磁力线空间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7为定子、转子磁体磁力线空间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8为定子、转子磁体磁力线空间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机型示意图;
图10为图9A-A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图9B-B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刚,未经刘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7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纤维素原料浓酸水解液中硫酸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