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暖气设备的结构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37156.4 | 申请日: | 2007-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奥拉夫·延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3/08 | 分类号: | F24D3/08;F24D3/10;F24D19/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小军 |
| 地址: | 丹麦比***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暖气 设备 结构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包括两个加热回路的暖气设备的结构单元。
背景技术
这样的结构单元已属于现有技术,并且一般用于所谓的煤气暖气片(Gasthermen),煤气暖气片被设置成墙壁安装,但也可以是落地式的。这种结构紧凑的设备具有一个主热交换器,在该主热交换器内加热循环引导的水,水或者输送到设置成用于室内供暖的加热回路,或者输送到一般是片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通过该片式热交换器进行工业用水的加热。该结构单元在此一般包括多个由塑料制成的壳体构件、至少一个泵组(Pumpenaggregat)、一个用于加热工业用水的热交换器、以及所有其它尽可能的电子、机械和/或液压部件,只要它们能够合理合并在该结构单元中。这些部件一般是过滤器、污物气体分离器、分配阀、节流阀、温度压力传感器等。
从EP1528330A1中已知这样一种结构单元,其中三个壳体构件在装入泵组的情况下相互连接且在背面通过热交换器连接。该结构单元高度集成且基本上由三个壳体构件组成,也即一个中央泵壳体构件和两个侧面与中央泵壳体构件邻接的电枢壳体构件(Armaturengehusebauteilen)。
实践中证明该高度集成的结构单元性能极好,但却存在一定缺陷,即,所使用的塑料与液压要求的匹配程度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所述类型的结构单元,它一方面尽可能最佳程度地与其内引导的液体和液体压力实现材料匹配,另一方面确保制造低廉。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实现的。本发明有利的构型由从属权利要求、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给出。
本发明的结构单元被设置成用于具有两个加热回路的暖气设备,一个加热回路用于室内供暖,一个加热回路用于制备热水,该结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由塑料制成的壳体构件、一个泵组、一个用于加热工业用水的热交换器、以及其它电子、机械和/或液压部件。根据本发明,这样构造该结构单元,即设置四个壳体构件,它们分别构成通向热交换器的管道引导件(Leitungsführung)。本发明的方案能让与热交换器连接的壳体构件在其材料方面与使用目的尽可能良好地匹配。因此,用于供暖水(流过主热交换器和室内供暖用的散热体)的管道引导件优选由塑料制成或加有表面特别硬的涂层,于是随输送液体一起引导的颗粒一方面不会对管道壁产生磨蚀影响,另一方面也不会在该区域中产生沉积物。由于本发明的设计,与热交换器连接且引导冷热工业用水的壳体构件在材料方面可抵抗必要时存在于水中的添加物如氯、氟等,此外也不会输出这些物质而使这些物质能够到达饮用水中。虽然本发明的方案使得壳体构件的数量基本上首先比现有技术增大了一个,但正如在下面所述的那样,其却可用灵巧的结构补偿由此而受到限制的、由各壳体构件的低廉制造引起的制造额外费用,例如不需采用无益的型芯和昂贵的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改进,至少两个壳体构件由不同的塑料制成,其中不同塑料的配置选择为,使得至少供暖水和工业用水是在不同的塑料管道中引导的。这样的配置所带来的特别的优点是,壳体构件可相应于其内引导的液体和由此产生的具体要求进行制造。此外,有利的是,构成冷热工业用水的管道引导件的壳体构件由不同的塑料制成,以便由此考虑不同的需求。此外,除了塑料的选择外,例如用于热工业用水的壳体构件还构造为特别容易更换,以便例如在水含石灰质多的地区能够快速而简单地更换一般最可能石灰化的构件,或使用这样的构件,其通过壳体构件的材料选择尽可能完全避免此类沉积物。
在此有利的是,至少两个壳体构件形成为由不同塑料制成的注塑件,它们可以在一个工具中由不同的塑料注塑,或者还可按照本发明的改进,将两个壳体构件组合成可以对其进行操作,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对一个壳体构件进行操纵一样。前者情况产生的优点是,只需一个工具,此外也只形成一个要操纵的构件。而如果壳体构件组合成一个公共构件,它们就能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固定或卡扣连接件彼此连接,于是同样可仅操纵一个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未经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71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