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透气性后安装外隔热外墙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6772.8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丹征吉;樱庭高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天实库;徐光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4;E04F13/0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性 安装 隔热 外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已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外墙改建成外隔热式,从外墙下端的滴水沿五金件到外墙上端的盖梁,外部气体能够在外隔热复合镶板内上升贯穿流过的外隔热建筑物的外墙结构,更详细地说,是一种将备有透气层的干式贴紧型的隔热复合镶板和滴水沿五金件及盖梁五金件一起安装到已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混凝土构架外面的外墙结构,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造的外隔热建筑物,由于用隔热层将混凝土构架的外侧覆盖,所以,可以抑制由于太阳照射产生的热应力引起的混凝土的龟裂,由于混凝土构架不与外部气体接触,所以,可以抑制混凝土的中和作用,抑制钢筋的腐蚀,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进而,由于建筑物整体的外面被隔热层覆盖,所以,与分别独立地从内侧隔热覆盖建筑物的各个居住部的情况相比,隔热施工性、隔热效率优异,被评价为节能的建筑物。
并且,近年来,将钢筋混凝土的外隔热外墙作为透气性结构,提出并实施了抑制作为产生真菌、螨虫的原因的建筑物内结露的手段,本申请的申请人,利用透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实施了构筑外隔热外墙的施工方法,也实施了利用透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将已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改装成外隔热外墙的施工方法。
作为本申请人的正在实施当中的现有技术例1的干式透气性后铺设外隔热外墙结构,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开发的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图7(A)所示的下滴水沿部,图7(B)所示的盖梁部,图8(A)的镶板上下接合结构及图8(B)所示的镶板上下之间隔热接合结构,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开发的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图9(A)所示的窗下框结构,以及图9(B)所示的窗上框结构。
另外,现有技术例3的透气性隔热复合镶板,公开于本申请的发明人开发的专利文献3中。
即,现有技术例1(专利文献1)的下滴水沿部,如图7(A)所示,在混凝土构架的基础上升部上打入后施工固定器,将角型的一次紧固件固定到后施工固定器上,利用螺栓将在前端上表面具有嵌入用突出片的二次紧固件紧固到一次紧固件的上面,复合镶板,在隔热层的下面配置缺口的螺栓嵌入孔,在二次紧固件上,将成形水泥板的带状槽配合载置到突出片上。
并且,在二次紧固件的前端的下面,在适当的部位焊接固定角型的前部安装板,在一次紧固件的下降片上,在适当的部位焊接固定后部安装板,将下滴水沿的具有空气孔的底板的后端用螺钉固定到后部安装板上,将下滴水沿的上升板用螺钉固定到前部安装板上,能够将来自底板的空气孔的上升空气流a引导向带状槽,在二次紧固件后部与复合镶板的隔热层下面之间产生的间隙中夹装间隙随动片,利用间隙随动片使混凝土构架前面与复合镶板隔热层的界面间隙作为密闭空气层。
另外,现有技术例1(专利文献)1中的盖梁部,如图7(B)所示,在混凝土构架上打入后施工固定器,将角型的一次紧固件固定到后施工固定器上,在一次紧固件上,将在前端下面配有嵌入用的突出片的二次紧固件紧固到一次紧固件上,使突出片嵌入复合镶板的水泥板带状槽内,同时,用螺钉固定水泥板和突出片的面板,在一次紧固件的上表面上,在适当的部位用螺钉紧固托架,用托架固定盖梁的前端上面,将盖梁的下段水平板用螺钉连接到混凝土构架(护墙)上,可以将在水泥板带状槽内上升的空气流从盖梁支承托架之间排出到外部。
另外,现有技术例1(专利文献1)中的上下镶板连接部处的复合镶板向混凝土构架上的固定,如图8(A)所示,在下方镶板的上部位置,将后施工固定器打入到混凝土构架,将角型的一次紧固件连接到后施工固定器上,将在前端上下突出有嵌入用突出片的二次紧固件连接到一次紧固件上,将二次紧固件的朝向下方的突出片嵌入到下方镶板的带状槽的上端,将朝向上方的突出片嵌入到上方镶板的带状槽的下端,利用二次紧固件将上下镶板配合固定,用螺钉固定成形水泥板和突出片,利用现场发泡聚氨酯填充介于一次紧固件及二次紧固件之间的上下镶板隔热层之间的间隙。
另外,在现有技术例1(专利文献1)的上下镶板连接部处的不存在安装五金件的镶板之间,如图8(B)所示,在上方镶板的挤压成形水泥板下端与下方镶板的挤压成形水泥板上端的间隔(二次紧固件间隔)处,与带状槽的位置对齐地配置本申请的发明人开发的截面为蜂窝状的小尺寸透气背衬,将该透气背衬的前面经由支撑材料密封填充,在上下镶板的隔热层之间,以及一次紧固件嵌入用的、在整个隔热层的宽度上形成的缺口间隙中,填充现场发泡聚氨酯,将上下镶板之间的隔热层相互之间的隔热功能一体化,以及确保上下镶板之间的带状槽的空气连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天实库;徐光,未经株式会社天实库;徐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6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4-嘧啶二胺化合物的前药及其应用
- 下一篇:具有均匀光表面的交通信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