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符号交织信道映射装置和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36164.7 | 申请日: | 2007-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田军;林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7/26;H04B1/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海龙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符号 交织 信道 映射 装置 方法 以及 移动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多载波无线通信 系统的信道映射方法和装置,以及相应的发射机、接收机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反馈的信道信息可以使得发射机根据信道条件避免 干扰。无线通信中的大多数自适应技术都是基于某种形式的反馈信道信 息的。
具有代表性的多载波通信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发射机100的示意方框图。高层数据首先在加 扰器101中加扰,然后在FEC编码器102中编码。FEC编码器102可以 是任何类型的FEC编码器。由于CTC(卷积Turbo编码)和非规则LDPC 码的强劲的纠错性能,这两种信道编码更为常用。随后,经编码的数据 (编码数据)在比特交织器103中被交织,比特交织器103可以是分组 交织或者卷积交织。调制器104将交织后的码字映射到星座符号上。这 些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被子载波映射单元105映射到各个子载波上。这 个过程可被视作是将时间轴上的数据映射到时频二维的空间里。在大多 数系统中,逻辑映射与物理映射有所不同。目的是为了不将相邻的符号 映射到相邻的子载波上,从而避免成块的衰落。经映射的数据随后经串 并转换(S/P)单元106、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单元107、并串转 换单元(P/S)108和前缀(CP)添加单元109处理,这些单元是常用的 多载波传输模式-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基本模块,因而不予赘述。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接收机200的示意方框图。接收的信号首先经 前缀去除单元201、串并转换单元202、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单元203 和并串转换单元204处理,这些单元分别是上述的单元106、107、108 和109的逆操作单元,是OFDM的基本解调模块,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 公知的,因而不予赘述。子载波解映射单元205的作用与子载波映射单 元105相反,它将时频二维数据映射到时间轴上。星座符号在解调器206 中解调为比特分块,然后在解交织器207中解调。解调出的比特分组(即 FEC编码块)在FEC解码器208中译码。然后经过解扰器209进行解扰 后,被提交给高层。
对于卷积Turbo码和低密度循环冗余校验码,码字往往设计得较长, 这是由于长码的高随机性提高了纠错性能。
图3示出了一个1/2码率的卷积Turbo码的编码器102的示意图。如 图所示,输入信息比特被分为3个流。第一条比特流经过时延装置301a 延时后直接进入复用器305,码字的这一部分通常被称作信息比特307。 第二条比特流经过时延装置301b延时后,经1/2成员卷积编码器302a处 理,得到该成员编码器的校验比特。第三条比特流首先经过CTC交织器 303交织,然后经过另外一个1/2成员卷积编码器302b编码,得到自身 的校验比特。编码器302a和302b的输出被删余矩阵单元304交替选出。 删余矩阵单元304和时延装置301a的输出经过复用器305复用。由此可 以看出,卷积Turbo码306是由信息比特307和校验比特308组成的。 对于卷积Turbo码,信息比特是不经过任何删余和保护的,这就意味着 码字的信息比特部分比校验比特部分更为重要,因此需要更多的保护。
图4示出了非规则低密度循环冗余校验码(LDPC)的校验矩阵的一 个示意图。非规则LDPC码的特点是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的度不完全相 同。变量节点的度(校验矩阵401的列重404)决定了对应码字中每比特 的重要程度:度越大越重要。即:码字中403部分的比特比402部分的 比特更重要。
图3中的CTC码和图4中的非规则LDPC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码 字中的某些比特比其他比特更为重要。我们把这类FEC码称为非同等保 护(UEP)码。除了上述的两种纠错码之外,卷积码和一些线性分组码也 属于UEP码。
在一个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按UEP码编码后,经过调制, 同一编码块的比特可能会被映射到若干个子载波上。这些子载波往往经 历不同程度的衰落。编码领域传统的抗衰落方法是比特交织器。所有的 编码比特经过比特交织器被随机映射到不同的子载波上。每比特遭遇深 衰落的概率是相同的。在发射机已经通过反馈技术掌握信道衰落信息的 情况下,传统的发射机并没有对特殊的重要比特进行额外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6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铁路灰枕的预置扣件螺栓套管、铁路灰枕
- 下一篇:一种无冲击声铁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