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内窥镜装置、外部装置相对于内窥镜的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6132.7 | 申请日: | 200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吉满浩一;大田原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6;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装置 外部 相对于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与外部装置连接的内窥镜连接器的内窥镜、内窥镜 装置以及外部装置相对于内窥镜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公知的那样,内窥镜广泛用于医疗领域和工业用领域等中。在医 疗用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被检者的体腔内,可 以观察体腔内的脏器,或者根据需要,使用穿插到内窥镜的处置器械穿 插管路中的处置器械,对体腔内的组织进行治疗、处置等。
此外,作为内窥镜结构的一例,公知有由下述部件构成主要部分的 内窥镜:细长的插入部;与该插入部的基端侧连设的操作部;一端与该 操作部连接的通用软线;和设置在该通用软线的另一端的与外部装置连 接的内窥镜连接器。
另外,作为外部装置,可以列举出如下装置等:光源装置,其向内 窥镜供给光源;视频处理器,其进行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 荷耦合器件)等摄像元件的摄像控制和所拍摄的内窥镜图像的图像处理 等,所述CCD等摄像元件设置于在内窥镜的例如插入部的前端具有物镜 的透镜组的焦点位置上;抽吸装置,其成为在通过抽吸管路抽吸体腔内 的体液等时的抽吸源;倍率控制装置,其通过使设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 前端的透镜组进退,来改变摄像图像的倍率。
由此,在内窥镜连接器中与各种外部装置连接的、例如与处置器械 穿插管路连通的抽吸管路、光导管、摄像缆线以及倍率可变用缆线等信 号缆线穿插在内窥镜内。
此外,在内窥镜连接器中设置有多个连接器部,它们分别将各种外 部装置与抽吸管路、光导管和信号缆线等连接。
列举内窥镜连接器的多个连接器部与各种外部装置连接的一例,首 先,在将光导管用的连接器部与光源装置连接后,将从视频处理器延伸 出来的电缆(以下称为视频处理器用缆线)与摄像缆线用的电连接器部 (以下称为摄像用连接器部)连接。
接着,将从倍率控制装置延伸出来的电缆(以下称为倍率控制用缆 线)与倍率可变用的电连接器部(以下称为倍率可变用连接器部)连接, 然后将从抽吸装置延伸出来的管与抽吸用的连接器部连接。从而将内窥 镜连接器的多个连接器部与各种外部装置连接起来。
这样在内窥镜连接器中设置有多个连接器部且所述多个连接器部与 各种外部装置连接的结构是公知的,例如已在日本专利3514979号公报 中公开。
在日本专利3514979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结构:在设置于内窥镜 连接器中的多个连接器部内,特别着眼于输入输出用的电连接器,作为 第1电连接器的摄像用连接器部和作为第2电连接器的倍率可变用连接 器部在内窥镜连接器中设置在同一侧,即,摄像用连接器部和倍率可变 用连接器部设置在内窥镜连接器中的一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相对于内窥镜连接器,视频处理器用缆线连 接到摄像用连接器部的连接方向与倍率控制用缆线连接到倍率可变用连 接器部的连接方向成为相同的方向,因此,操作者容易进行各种缆线与 摄像用连接器部和倍率可变用连接器部的连接。
但是,在将从各种外部装置延伸出来的各种电缆与内窥镜连接器的 各种电连接器部连接之后,从外部装置对内窥镜供给各种功率等电信号。 例如,摄像元件驱动用的电信号经由视频处理器用缆线、摄像用连接器 部和摄像缆线供给到摄像元件,倍率可变用的电信号经由倍率控制用缆 线、倍率可变用连接器部和倍率可变用缆线供给到使透镜组进退的进退 单元。
此处,当供给电信号时,对于摄像用连接器部与视频处理器用缆线 的连接部以及倍率可变用连接器部与倍率控制用缆线的连接部,容易泄 漏从摄像缆线和倍率可变用缆线放射出来的、由电磁能构成的放射噪声。
由此,为了使放射噪声不会从连接部泄漏,必须使用专用的部件, 在各连接部中,相对于摄像用连接器部对视频处理器用缆线进行屏蔽, 以及相对于倍率可变用连接器部对倍率控制用缆线进行屏蔽,从而成为 具有视频处理器用缆线和倍率控制用缆线的外部装置大型化的一个原 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6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器多喷头串联多节喷杆
- 下一篇:轴向受热的热管与热传导基座的结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