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5849.X | 申请日: | 2007-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高英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4;B01D53/02;B03C3/0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废气处理方法,该废气具有多数气状污染物与多数粒状污染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让该废气经过一气状物吸收层(20),该气状物吸收层(20)设有一雾化的吸收溶液(22),以藉该气状物吸收层(20)内雾化的吸收溶液(22),溶解吸收该废气中的气状污染物;
接着经过一除雾层(30),该除雾层(30)内设有一多孔填充材(31),以藉该除雾层(30)内的多孔填充材(31)吸收去除水雾;
再经过一高压放电层(40),该高压放电层(40)可释出大量高速移动的电子群(411),并撞击该废气的粒状污染物,使该废气的粒状污染物为带电状态;
最后经过一静电集尘层(50),该静电集尘层(50)设有一极板(51),该极板(51)带有与该多数粒状污染物相反的电荷,该极板(51)用于吸引该带电的多数粒状污染物,以使该带电的多数粒状污染物附着在该极板(5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气状物吸收层(20)、该除雾层(30)、该高压放电层(40)与该静电集尘层(50)设置在一具有一入口(11)与一出口(12)的气体流道管(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气状物吸收层(20)内设有至少一喷洒装置(21),该喷洒装置(21)用于喷洒该雾化的吸收溶液(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高压放电层(40)设一放电元件(41),以藉该放电元件(41)产生该高速移动的电子群(4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气状物吸收层(20)更设有一PH控制器(23),该PH控制器(23)具一PH量测元件(231)与一开关控制器(232),该PH量测元件(231)用于量测该雾化的吸收溶液(22),并藉该开关控制器(232)控制该喷洒装置(21)是否喷洒该吸收溶液(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静电集尘层(50)设有一空气喷射元件(52),该空气喷射元件(52)用于喷出高压气体,将该极板(51)上的该多数粒状污染物收集至一收集槽(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静电集尘层(50)设有一震荡器(54),该震荡器(54)用于震荡该极板(51),将该极板(51)上的该多数粒状污染物收集至一收集槽(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气状物吸收层(20)设有一吸收槽道(24),该废气流经该吸收槽道(24),且该雾化的吸收溶液(22)设于该吸收槽道(24)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吸收槽道(24)为来回弯曲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高英,未经黄高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8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降温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CRT玻壳热裂分离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