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瓜酒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5069.5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艳玲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瓜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酒的方法,特别是一种苦瓜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苦瓜酒具有清热解毒、怡心明目、养血自肝、润脾、补肾等多种功效,可防治扁桃腺炎、感冒、咳嗽等疾病。苦瓜酒讲究“瓜在瓶里,瓶在架上”,就是说,把瓶子固定在苦瓜架上,让苦瓜在瓶子里长大。但这种方法苦瓜生长缓慢,化瓜现象严重,而且田间操作也不方便。本技术采用苦瓜收摘后,用容器密封制作苦瓜酒,功效不亚于市场上的苦瓜酒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为:
一、选好品种
苦瓜品种多且同品种内变异非常大,就果形而言,有卵圆形、弯月形、直条形。圆形果晶早熟,膨大快,心室变色快,苦昧小,而长条形品种则相反,因此,加工苦瓜酒宜选择瓜条长的品种。
二、适时收摘
苦瓜坐果后,逐渐伸长变粗,当瓜条中下部膨大变白时,说明种子已经基本成熟,最后下部变红开裂、果皮翻卷,种子从开裂处散落。用于制酒的苦瓜,最佳的采收期是瓜条充分伸长发粗,果皮青绿色,此时瓜体解剖表现为种子开始发育但种皮尚未木质化。
三、装瓶密封
自制苦瓜酒可根据自己的条件任意选择容器大小。一般以密封性能好的旋口罐头瓶为好。装瓶时先将瓶、瓜洗净,如果瓶小瓜长,可用手掰开,切忌用刀或金属器械切割,防止污染酒质。制苦瓜酒以高度酒最好,苦瓜甙溶解快、饮用功效高。瓶内酒与瓜体积以1:1为佳。封好的酒置于阴凉干燥处存放。
四、泡制期限
苦瓜酒瓶密封后,一般经40—60天,瓜条变成土黄色浸渍状,酒液有混浊感,摇动酒瓶,皿条奉皮上布粉状物脱落,打开酒瓶,气味浓烈,品尝味苦爽口,这时便可饮用了。
本技术采用苦瓜收摘后,用容器密封制作苦瓜酒,功效不亚于市场上的苦瓜酒产品。具有清热解毒、怡心明目、养血自肝、润脾、补肾等多种功效,可防治扁桃腺炎、感冒、咳嗽等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选好品种
苦瓜品种多且同品种内变异非常大,就果形而言,有卵圆形、弯月形、直条形。圆形果晶早熟,膨大快,心室变色快,苦昧小,而长条形品种则相反,因此,加工苦瓜酒宜选择瓜条长的品种。
二、适时收摘
苦瓜坐果后,逐渐伸长变粗,当瓜条中下部膨大变白时,说明种子已经基本成熟,最后下部变红开裂、果皮翻卷,种子从开裂处散落。用于制酒的苦瓜,最佳的采收期是瓜条充分伸长发粗,果皮青绿色,此时瓜体解剖表现为种子开始发育但种皮尚未木质化。
三、装瓶密封
自制苦瓜酒可根据自己的条件任意选择容器大小。一般以密封性能好的旋口罐头瓶为好。装瓶时先将瓶、瓜洗净,如果瓶小瓜长,可用手掰开,切忌用刀或金属器械切割,防止污染酒质。制苦瓜酒以高度酒最好,苦瓜甙溶解快、饮用功效高。瓶内酒与瓜体积以1:1为佳。封好的酒置于阴凉干燥处存放。
四、泡制期限
苦瓜酒瓶密封后,一般经40—60天,瓜条变成土黄色浸渍状,酒液有混浊感,摇动酒瓶,皿条奉皮上布粉状物脱落,打开酒瓶,气味浓烈,品尝味苦爽口,这时便可饮用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艳玲,未经赵艳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