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花营养钵钵池塑料大棚通风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4896.2 | 申请日: | 2007-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2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陆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春刚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 地址: | 22432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营养 钵钵池 塑料大棚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营养钵钵池塑料大棚通风装置,属于农用设施配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种植使用营养钵技术后,使棉花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但目前棉花营养钵钵池上的塑料大棚通风的方法多是在棚外人工将塑料薄膜一段一段地扒开,再用撑杆撑开作通风孔,不需通风时再人工覆盖关闭通风孔,每次作业时速度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农膜易损坏、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使其便于操作的、提高操作效率的一种棉花营养钵钵池塑料大棚通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通风装置在与棉花营养钵钵池上的塑料大棚一侧面或一端面上的一段相配的拱形孔两侧的底脚部设有压土边,在拱形孔的前端设有插槽座,在插槽座上设有的插槽内动配有插板,插板与插槽相配部位分别设有数个调节孔;通过固定栓配在插板两侧和插槽上相对应的调节孔内定位控制拱形孔通风孔的大小。
所述的一种棉花营养钵钵池塑料大棚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拱形孔的前端孔径小于后端孔径。
所述的一种棉花营养钵钵池塑料大棚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插板的上端设有手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节省时间和人力。现有技术对钵池通风时,主要靠人工手扒手拉,费时费工,使用本装置后,大大地节约人力,时间亦可节省五分之四;
2、节约农本。现有技术进行人工通风极易造成农膜的损坏,使农膜的使用寿命大大地缩短,更换一次农膜每亩就需40元左右;
3、抗风能力强。因现有技术进行人工通风时农膜底边覆盖不严,容易造成被大风刮起,造成棉苗重大损失不计其数。用上该装置时,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4、环保卫生、安全适用。现有技术人工通风无法使用工具,尤其是阴雨天后,直接用手扒烂泥,非常不卫生,而且泥土中的硬利物往往容易伤及手指。使用该装置时,无需用手直接与泥巴接触,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在与棉花营养钵钵池上的塑料大棚一侧面或一端面上的一段相配的拱形孔7两侧的底脚部设有压土边1,拱形孔7的前端孔径小于后端孔径。在拱形孔7的前端设有插槽座8,在插槽座8上设有的插槽2内动配有插板5,在插板5的上端设有手把6,插板5与插槽2相配部位分别设有数个调节孔4;当需要开启或调节通风量大小时,首先通过手把6将插板5上提或下降,当所开启达到所需的高度时,通过固定栓3配在插板5两侧和插槽2上相对应的调节孔4内定位控制拱形孔7通风孔的大小。
使用方法
在棉花营养钵钵池上搭建好塑料大棚后,在大棚四周可放置3-8个该通风装置。将该装置配有插板5的一面放在塑料大棚的外面,将农膜放在拱形孔7的弧形面的上面,并在拱形孔7的底脚压土边1上面用泥土压实,然后将插板5插到底使大棚处于密封状态。棉花出苗后,视温度高、低,将插板5提高或降低进行通风,傍晚温度下降时将插板5向下插到底。阴雨天及气温低时也需将插板5向下插到底使大棚保温。
本装置可用塑料材料制成,亦可用其它材料制成;该装置可应用于各种大棚上作为通风设施使用,均在本发明公开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春刚,未经陆春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4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进水增速装置的养鱼设备
- 下一篇:山药的轨道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