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γ—氨基丁酸绿茶的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4836.0 | 申请日: | 2007-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汤茶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L1/29;A23L1/305 |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 |
| 地址: | 21400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丁酸 绿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γ-氨基丁酸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γ-氨基丁酸绿茶又称γ-降压茶,是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药用保健茶,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饮用高γ-氨基丁酸茶还具有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改善肾功能以及提高人体记忆力等多种保健功效,从9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有关茶叶研究机构、各地茶协、个体茶叶经营者均在相继开展提高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研究,生产和销售γ-降压茶,为了迎合这一国际茶叶市场新的消费需求,国内专家陆续参与了这一领域的开发研究。
自然生长状态下,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在0.002-0.206毫克/克。采用传统的方法生产的成品茶中γ-氨基丁酸含量远达不到γ-氨基丁酸茶的要求,茶鲜叶经一些特殊处理后,谷氨酸脱羧酶受到激活,大量谷氨酸转化生成γ-氨基丁酸,其含量速增,并达到γ-氨基丁酸茶的含量要求。各产茶国对γ-氨基丁酸富集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而对提高GABA(γ-氨基丁酸)含量的研究多以富集GABA的特殊工艺处理为重点,而对于茶叶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其GABA含量以达到γ-氨基丁酸茶要求的研究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γ-氨基丁酸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该方法生产的γ-氨基丁酸绿茶,其γ-氨基丁酸含量高,茶叶外形较紧结,条索较完整,弯曲显毫,色泽翠绿。
其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PH值为4.5~5.5、浓度为0.4%~0.6%的谷氨酸钠溶液和浓度为0.4%~0.6%的谷氨酸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渍处理3.5小时~5小时,清洗并脱水,摊放0.45小时~0.55小时,微波杀青,揉捻,百叶烘干机烘至足干。
通过上述工艺加工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可以达到3.57毫克/克,完全达到γ-氨基丁酸绿茶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加工过程:
实施例1,采摘一芽二叶鲜叶,经PH为5.0、浓度为0.5%的谷氨酸钠溶液和浓度为0.5%的谷氨酸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渍处理4小时,清洗并脱水,摊放0.5小时,微波杀青,揉捻,百叶烘干机烘至足干。
实施例2,采摘一芽一叶鲜叶,经PH为4.5、浓度为0.4%的谷氨酸钠溶液和浓度为0.6%的谷氨酸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渍处理5小时,清洗并脱水,摊放0.45小时,微波杀青,揉捻,百叶烘干机烘至足干。
实施例2,采摘一芽一叶鲜叶,经PH为5.5、浓度为0.6%的谷氨酸钠溶液和浓度为0.4%的谷氨酸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渍处理3.5小时,清洗并脱水,摊放0.55小时,微波杀青,揉捻,百叶烘干机烘至足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4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片的磨削方法
- 下一篇:用于口服或局部给药的药物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