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用镀膜胶塞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4804.0 | 申请日: | 2007-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吕义;张恩波;葛正中;赵晓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吕义 |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B65D3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72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药用 镀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胶塞,特别是一种药用镀膜胶塞。
背景技术
由于橡胶胶塞是瓶装药物的主要封口件和导出件,它利用了橡胶特有的弹性,从而使药物实现了可靠的密封,为药物的存贮和使用提供了便利。但是,橡胶胶塞在性能上对于其所接触的药品会存在药物相容性问题,不能保护药物的长期稳定。中国专利CN2801153Y公开一种镀膜胶塞,包括塞冠和塞柱,所述进入瓶口的塞柱的表面设有镀膜。目前为了使装填在瓶内的药物不与胶塞直接接触,可在与药物接触面的四周覆膜或镀膜,以改进胶塞的性能,例如常见的在胶塞与药物接触的一面覆上一层PP薄膜,使胶塞不能与药物直接接触;又如将聚四氟乙烯以薄膜的形式在胶塞硫化时粘合到胶塞的塞颈表面上,从而阻隔药液与胶塞的接触,保证药品的稳定性。普通覆膜或镀膜的胶塞存在以下缺陷:(1)覆膜或镀膜层易脱落,直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2)过厚涂层造成密封性能降低,影响药物的长期稳定。(3)普通覆膜或镀膜的胶塞产品合格率底,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大量推广应用。(4)由于普通胶塞不耐摩擦,在清洗过程中与腔壁、胶塞与胶塞之间摩擦容易产生胶屑、胶粒,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药物的质量。(5)在清洗胶塞过程中,由于气压和水的作用,胶塞容易粘附在一起,造成使用不便。(6)普通胶塞在使用时没预留针刺点,穿刺落屑量大,降低输液时的药品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膜层不易脱落、密封性能好,清洗胶塞过程中,胶塞之间不会相互粘附,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药用镀膜胶塞。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药用镀膜胶塞,包括塞面和塞颈,所述的塞面表面上设有针刺圈,其为至少有3个以上凸起的均匀分布的不封闭线条;所述的针刺圈中心设有针刺点,所述的针刺圈内、针刺点外设有2-4个辅助针刺点;所述的塞面和塞颈的表面上设有镀膜。
所述的塞颈下部外侧设有弧度的导入面。
所述的塞面和塞颈的连接处设有一定角度的连接面。
所述的针刺圈凸起的线条均匀分布在以塞面上针刺点为中心的圆周上。
所述的针刺圈凸起的线条为圆弧结构。
所述的针刺点为凹形球面或椭圆面。
所述的辅助针刺点为凹形球面或椭圆面,并均匀分布在以塞面上针刺点为中心的圆周上。
本发明药用镀膜胶塞所述的镀膜采用聚对二甲苯材料通过独特的真空气相沉积,活性小分子在胶塞表面包括孔隙表面形成致密连续的聚合物微米薄膜。
本发明与现有的胶塞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在塞面和塞颈表面上设有镀膜,能减少胶粒的产生,增加胶塞表面的洁净度,减少了胶塞带来的杂质和不溶性微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澄清度,提高了胶塞与药物的相容性,相对延长了药物的有效期。
2、胶塞表面包括孔隙表面形成致密连续的聚合物微米薄膜能使膜层不易脱落、密封性能好,有效阻隔胶塞内容物被药物抽提出来,保证了药品的质量。
3、塞面上的针刺圈为至少有3个以上凸起的均匀的不封闭线条,能减少在清洗过程中,胶塞之间的摩擦,尤其是减少了塞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会相互粘附,清洗效果好,能有效减少胶塞与腔壁的摩擦,大大减少了胶屑胶粒的产生,降低了不溶性微粒产生的可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4、针刺圈中心设有1个针刺点,针刺圈内、针刺点外设有2-4个辅助针刺点,在制造过程中可将针刺口厚度降低,从而减小穿刺力,减少穿刺落屑数,使输液产品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5、塞颈底部的导入面制成有一定弧度的导角,在加塞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和防止跳塞现象。
6、塞面和塞颈的连接处制成有一定角度的连接面,加塞后可增加密封性,延长了药物的有效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在图中,塞面1,塞颈2,镀膜3,连接面4,针刺圈5,辅助针刺点6,针刺点7,导入面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吕义,未经张吕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4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光学可变结构的防伪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