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矿工安全信息通讯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4449.7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国;邵正贤;张叶红;顾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建国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Q7/32;H04L12/28;A42B3/30;F21L4/00;B01D46/00;F21V21/084;F21W131/4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94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矿工 安全 信息 通讯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安全设备,是一种探测设备与通讯设备结合在一起的通讯终端,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矿工安全信息通讯终端SPS(Safetycommunication Personal Station)。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非常严峻,瓦斯灾害事故频繁,瓦斯爆炸等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虽然我国煤矿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如煤矿瓦斯突出预测,以及防灾抗灾的安全仪表和装备有所提高,但“煤矿矿井瓦斯监控系统”中的初级仪表技术水平及系统校验管理方法较为落后,致使监测瓦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造成煤矿矿井瓦斯监控系统管理方式,主要是由管理人员凭主观意识和经验进行工作。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受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责任心的限制,很难适应矿井瓦斯灾害事故的复杂多变条件,这也是瓦斯灾害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目前有害气体检测初级仪表中气敏传感器长期在矿井环境下,因诸多因素极容易失效。以及带来煤矿矿井瓦斯监控系统初级仪表需经常井下校验,而且靠人工井下校验管理方法目前尚无办法提高,致使监测瓦斯及有害气体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因为现有传统的井下瓦斯报警器是长期在井下恶劣环境(潮湿、有害气体、粉尘等)安装,无法经常拆装瓦斯报警器回到井上进行效验,所以只能每天靠安全员下井进行检查、效验大量的瓦斯报警器。而瓦斯报警器中初级仪表气敏传感器在井下长期固定安装,非常容易出现中毒现象。所以传统的井下固定式瓦斯报警器,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矿工安全信息通讯终端SPS(Safety communication Personal Station)(简称为“矿灯信息装置”)。该装置是一种便携式的、具有矿灯照明的、有害气体检测的、无线通讯终端装置。该移动式矿工安全信息通讯终端SPS中的初级仪表气敏传感器校准是以矿工井上、井下工作周期及环境变化,进行井下有害气体检测,井上仪表回到地面环境能自适应校准气敏传感器,极大减少气敏传感器的钝化(即中毒现象),使移动式矿工安全信息通讯终端SPS可以为煤矿井下有害气体突出快速预测、灾害防治、人员救助等起到强有力支撑作用。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技术方案是:移动式矿工安全信息通讯终端,该装置中设有有害气体检测电路板,该有害气体检测电路板上包括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与两者连接的检测微处理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有害气体检测电路板的输出与移动电话终端连接;该移动电话终端以无线通讯方式通过有害气体监测无线通讯网桥与地面监测系统连接;所述的有害气体检测电路板设置在矿灯内;移动电话终端均安装在蓄电瓶上;所述的有害气体检测电路板、移动电话移动电话终端电路以及矿灯的照明电路均是通过DCPL总线连接;该DCPL总线中的供电线路与矿工所携带的蓄电池连接(DCPL总线是矿工携带的蓄电池及移动电话与矿灯信息装置连接的供电线路,也是与移动电话进行数字通讯的总线。也就是说DCPL总线是一种供电线路与通讯线路共享的两线制总线)。
以上方案中的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检测微处理器电路,组成微型化有害气体探测初级仪表。
以上方案中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PS(Personal Station)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话电路:“小灵通”或SCDMA无线通讯手机电路,或其他移动电话电路。本申请推荐采用“小灵通”电路。
以上方案所涉及的DCPL总线在03132268.9号中国发明专利:“网络智能表计量终端的DCPL现场总线及网络预收费网桥”中有详细叙述。本发明所述的DCPL总线采用供电线路与数字通讯线路共享总线的两线制工作方式。
本发明的移动式矿工安全信息通讯终端有以下优化方案:
1、所述的移动式矿工安全信息通讯终端内设有粉尘滤除和防水的气体泵微循环室,被检测的气体是通过进气螺盖、过滤芯、及离心叶轮与微型电机组成气体离心泵,进入该粉尘滤除和防水的气体微循环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建国,未经郭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4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