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转子压铸模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4331.4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学兴 |
主分类号: | B22D17/24 | 分类号: | B22D1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压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转子铸铝模,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铸铝压铸模。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一般以硅钢片为主体,经过铸铝形成鼠笼形绕组及两端端环、风叶、平衡柱等,使转子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采用压铸工艺是转子铸铝的常用方法,而压铸模的排气性能是决定转子质量和合格率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压铸模上模部分被紧固在压铸机的上工作台板上,即使上模板上开有排气槽、溢料槽,由于排气槽被铝堵塞后,溢料无法清理,仍然不能顺利排气,就容易形成转子断条,绕组铝组织疏松、气孔多,局部铸不满,鼠笼产生热裂纹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充分排气、及时清理排气槽及溢料槽中废料、能提高转子压铸质量的压铸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电机转子压铸模,包括上垫板、上模、下模、中模、假轴、斜键、压板,所述上垫板设置有台肩孔,上模设置有光孔并与上垫板上台肩孔相通,有与台肩孔相适配的带台肩的导柱穿过所述上垫板台肩孔与所述上模上的光孔,导柱穿过所述上模上的光孔的一端设有螺孔,有直径大于导柱的垫片通过螺栓紧固于导柱上设有螺孔的一端,导柱与上模上的光孔之间为滑动配合,所述导柱的数量至少为2根,所述上模与上垫板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排气槽,还设置有溢料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模和上垫板之间采用导柱和垫片、螺栓连接的定距分型拉紧方式,使得上模和上垫板之间在开模后形成一定的距离,便于清除上模与上垫板之间排气槽及溢料槽中的废料,保证排气槽及溢料槽的充分畅通,使排气槽能充分排气、克服由于不能充分排气而带来的各种质量问题,提高转子压铸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压铸模结构图;
图2是图1中件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一种电机转子压铸模,包括上垫板1、上模2、下模6、中模3、假轴4、斜键5、压板7,上垫板1固定在压铸机的上工作台上,所述上垫板1设置有台肩孔11,上模2设置有光孔12并与上垫板上台肩孔11相通,有与台肩孔11相适配的带台肩的导柱10穿过所述台肩孔11与所述光孔12,导柱10穿过所述光孔12的一端设有螺孔13,有直径大于导柱10的垫片9通过螺栓8紧固于导柱10设有螺孔13的一端,导柱10与光孔12之间为滑动配合,导柱10的数量为4根,所述上模2与上垫板1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排气槽14,还设置有溢料槽15。
本压铸模的工作过程是:当压铸动作结束后开模时,上垫板1随压铸机上工作台上升,由于上模2上的光孔12与导柱10之间是滑动配合,所以上模2因自重而落下,但因有导柱10端部的垫片9托住,所以上模2并不卸下,这样一来,上垫板1与上模2之间就形成了空档,此时,上模2与上垫板1接触的一面的排气槽14,还有溢料槽15内的废料就能顺利地进行清理,保证了排气系统的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学兴,未经任学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4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