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丙氧基聚醚羧酸类阻垢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33992.5 | 申请日: | 200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钰明;杜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5/10 | 分类号: | C02F5/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烯丙氧基聚醚 羧酸 类阻垢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烯丙氧基聚醚羧酸类阻垢剂,其特征在于该阻垢剂以羧甲基化法制备,以烯丙氧基聚醚羧酸或羧酸盐单体与含乙烯基不饱和双键的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后的产物,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A是含乙烯基不饱和双键单体与烯丙氧基聚醚羧酸或羧酸钠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后的重复结构单元,R1是H或C1~C4低碳烷基,G是-CH2-或-CHCH3-,R2是CH2CH2Ok或者是CH2CHCH3Ok,K值为1~100,P值为1~15,R3是H、或F、或Cl、或Br、或I,M是H+、或NH4+、或K+、或Na+。a和b表示聚合度,a:1~5000,b:1~500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丙氧基聚醚羧酸类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a)称取以反应物整体重量比计为30%~70%的烯丙氧基聚乙氧基醚、20%~80%的NaOH,在N2保护下于20~60℃碱化1~5h,制得烯丙氧基聚乙氧基钠,
b)称取以反应物整体重量比计为20%~40%的烯丙氧基聚乙氧基钠、20%~40%的氯乙酸、20%~60%的NaOH,在N2保护下于30~150℃下,羧甲基化反应2~8h,制得烯丙氧基聚乙氧基羧酸钠及烯丙氧基聚乙氧基羧酸的混合物,
c)在烯丙氧基聚乙氧基羧酸钠及烯丙氧基聚乙氧基羧酸的混合物中加入以混合物重量计为5%~500%的蒸馏水,在N2保护下,在30℃~95℃下,以均匀的加料速度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5%~80%引发剂溶液、质量百分浓度为5%~80%的马来酸酐水溶液;也可以直接将烯丙氧基聚乙氧基羧酸钠及烯丙氧基聚乙氧基羧酸的混合物与马来酸酐混合后,加入水制成水溶液,然后以均匀的加料速度加入引发剂溶液;以烯丙氧基聚乙氧基羧酸钠及烯丙氧基聚乙氧基羧酸的混合物质量为基准,引发剂的加入量为5%~50%;马来酸酐的加入量为5%~200%,
d)滴加完毕后,升温至40℃~100℃下继续反应0.5~5h,降至室温后,制得AOEC阻垢剂,其外观为深黄色粘稠状透明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丙氧基聚醚羧酸类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使用的氯乙酸是含碳原子数为1~15的伯卤代酸、仲卤代酸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卤代酸中的卤素为氟、或氯、或溴、或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丙氧基聚醚羧酸类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用的马来酸酐用以下含乙烯基不饱和双键的单体替换:马来酸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氧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马来酸、衣康酸、苯乙烯磺酸、乙烯基磷酸、N-异丙烯基丙烯酰胺、异丙烯基磷酸、亚乙烯基二磷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丙氧基聚醚羧酸类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选自以下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混合物: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磷酸钠、过磷酸钾、过磷酸铵、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叔丁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引发剂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相应的有机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丙氧基聚醚羧酸类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aOH可选自以下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混合物替代:NaOH、KOH、甲醇钠、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39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