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3991.0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静;王婷;何农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36;B01J1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糖 纳米 微胶囊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或生物医用材料广泛应用,属于纳米微胶囊制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微胶囊即是指用半透性薄膜固定了活体组织或细胞的微胶囊,由于半透性的微胶囊膜起到了细胞膜的作用,微胶囊的形态和功能酷似细胞,故也称之为“人工细胞”。材料是决定微胶囊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要求其成膜性能好,与包封物不发生反应,而且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对于生物环境中应用的微胶囊,材料还要具备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有些情况下(如药物控释)则需要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目前研究报道中使用的微胶囊材料主要有天然、半合成和合成高分子材料3大类。有些囊材往往存在一定毒性或黏度大或成盐后由于溶解度大而易水解,故不宜高温处理或用于临床的产品非常有限等缺点。目前,可生物降解并可生物吸收的材料受到普遍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又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其中有一些方法不易实现或不便操作。因此囊材的选取及制备方法的设计对生物微胶囊的粒径、载药量、缓释性能,生物相容性等性能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处方工艺部分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囊材的选择:囊材对生物相容性,载药率,及降解性的影响非常重要。目前,纯天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可降解物质作为囊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很早就是颇受青睐的载体材料,因为它们能被人体内的溶菌酶分解,分解产物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任何危害,这是合成高分子和一些天然高分子所无法比拟的。而近两年壳寡糖存在的各种优点及其在食品制造,生物工程,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优势日益显著。
(2)制备方法的选择:目前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法(界面聚合法,乳化法,微乳法),物理法(空气悬浮法,静电沉积法,机械法),物理化学法(相分离法、溶剂蒸发法、界面沉积法、喷雾干燥法)。物理方法中机械法虽然在脂质颗粒等胶囊制备技术上有一定应用但因需要特殊的设备而难以推广使用。乳液聚合虽然作为一种有机-无机粒子结合和有机包覆的有效手段应用较广,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最近随着国内研究水平的提高,微乳液聚合法由于操作简便,体系稳定,形成的颗粒粒径均一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微乳液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微乳液聚合法不仅在日用化工及三次采油等方面得到广泛应 用,而且在生化反应、药物合成和纳米材料制备等方面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不同微乳液体系可以增溶大量的亲水或亲油物质,而且能够通过调节组成、温度、盐度与油水比等因素改变油水界面膜组成,从而改变增溶量和缓释等作用,所以近年来微乳体系作为药物载体而受到广泛关注。微乳液聚合法形成的胶囊,囊型较好,条件稳定,易控制,且制备方法易于操作等优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合成方法,针对以前生物微胶囊制备中存在的生物相容性差、不易在体内降解及制备方法烦琐、实际操作条件和药品用量在生物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中难以掌握的问题,本发明选用天然易降解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为囊材,以TPP为交联剂在微乳体系中通过静电作用聚合成囊,方法简单易操作,且产品成囊好,安全易降解。
技术方案:本发明以壳聚糖(CS)和三聚磷酸钠(TPP)为原料,利用W/O反相微乳体系,参照文献(Ting Wang,Zhangqi Feng,Nongyue He,A NovelPreparation of Nanocapsules from Alginate-Oligochitosan,Journal of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所确立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的最佳组成点,建立微乳体系(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三者最佳体积比为64∶12∶9)。以未加TPP的壳寡糖和海藻酸钠为对照在同体系中制备纳米胶囊,使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胶囊进行了形貌观察和平均粒径的测量。发现用TPP络合具有成囊囊形好,制备方法简单快速等优点。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为:
a.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油包水型反相微乳体系溶液;
b.向所述微乳体系中滴加壳聚糖或壳聚糖衍生物,以微乳体系本身具有的界面能分散;
c.加入交联剂TPP,在微乳体系溶液里壳聚糖或壳聚糖衍生物与交联剂TPP通过正负电荷自动吸引聚合成囊;
d.将步骤c中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弃去上清液就得到壳聚糖/TPP纳米微胶囊或壳聚糖衍生物/TPP纳米微胶囊,最后将纳米微胶囊用无水乙醇洗涤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3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模终端支持智能呼叫的方法
- 下一篇:治疗急性中心性视网膜炎的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