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制右丙亚胺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33978.5 | 申请日: | 200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宗在伟;伏世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41/08 | 分类号: | C07D241/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 地址: | 21111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制 亚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精制右丙亚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右丙亚胺(dexrazoxane)又名右雷佐生或ICRF-187,是丙亚胺(razoxane)的右旋异构体,右丙亚胺化学名为(s)-(+)-4,4’-(1-甲基-1,2-联亚甲基)-双(2,6-哌嗪二酮),其结构式为:
右丙亚胺由美国Pharmacia & Upjohn公司开发,于1995年在美国批准上市,后相继在加拿大、法国、意大利、丹麦等国家上市,临床主要作为化学保护剂,能有效地预防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等诱发的心脏毒性,且不影响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它通过在细胞内水解成螯合剂,与铁离子结合,干扰Fe3+——蒽环类药螯合物的形成,进而降低了含氧自由基的产生。此外,右丙亚胺也抑制了这类螯合物对心脂质的过氧化,因而对心脏具有独特的保护作用。该药作为唯一上市的对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心脏毒性有预防作用的化学保护剂,已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右丙亚胺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辅助药物,上市剂型为注射剂,规格有250mg/支和500mg/支,制剂的稳定性及产品纯度受右丙亚胺粗品的精制方法影响极大,所以控制药品的质量,即提高药品纯度,降低杂质含量,成为合理用药的前提。
专利WO2007/062076中披露了右丙亚胺中降解产物主要有A、B、C三种,结构式如下:
A B C
目前,精制右丙亚胺的方法专利EP330381、WO93/08172中作了简单描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方法1、用二氧六环精制,该方法是EP330381、WO93/08172中描述的右丙亚胺粗品最终精制的通用方法,该方法使用溶剂量较小,一般右丙亚胺粗品与二氧六环的重量体积配比约1∶4,精制溶液浓度高,析出的结晶颗粒较大,固体中所含溶剂二氧六环较多,需通过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才能将产品中残留溶剂二氧六环部分除去,干燥后的精制品经气相色谱分析,含二氧六环一般都在0.1%以上,远大于标准中规定的0.038%的标准,残留溶剂二氧六环毒性较大,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在体内也有蓄积作用,采用含有二氧六环的右丙亚胺制成的注射剂将会对患者产生不可预见的副作用;另外右丙亚胺对温度较为敏感,长时间高温干燥产品有关物质增加,纯度降低,颜色也逐渐变深;用二氧六环精制很难有效除去粗品的颜色,所精制的产品呈粉红色。方法2、用四氢呋喃/乙醇重结晶,该方法使用的溶剂量很大,一般右丙亚胺粗品与溶剂的重量体积配比为1∶70以上,需通过热溶、脱色、过滤、冷却析晶、过滤、干燥等操作才能精制得成品,该方法操作繁琐、收率低、成本高,难以工业化生产;用该方法精制所得产品外观为粉红色,纯度不高,含量在99%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按上述精制右丙亚胺方法精制的产品残留溶剂高、颜色深、纯度不高、收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精制右丙亚胺的方法,是一种能有效去除粗品的颜色、产品纯度高、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收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右丙亚胺精制方法。
一种精制右丙亚胺的方法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精制右丙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右丙亚胺粗品与2~20倍量的C1-3烷基醇混合搅拌,加入氯化氢或其溶液调节PH值至0.5~5,过滤,将滤饼与2~20倍量的C1-3烷基醇混合搅拌,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7~10,过滤,C1-3烷基醇淋洗,滤干,30~60℃真空干燥得右丙亚胺精制品。
右丙亚胺由于对光、热、空气等均不甚稳定,制备或放置过程中均产生粉红色的杂质,经上述精制方法精制右丙亚胺粗品能有效去除粗品的颜色和杂质。右丙亚胺粗品与C1-3烷基醇混合搅拌,加入氯化氢或其溶液调节PH过程中,粗品逐渐溶解澄清,后又析出白色的右丙亚胺盐,该反应过程能有效去除粗品的颜色和杂质,过滤所析出的右丙亚胺盐,让其悬浮于C1-3烷基醇中,用三乙胺调节PH值从而置换出盐酸盐让游离的右丙亚胺析晶,形成的三乙胺盐酸盐溶解于C1-3烷基醇中,游离的右丙亚胺析晶通过过滤、干燥等工序即得右丙亚胺精制品。
上述右丙亚胺的精制方法中所述的右丙亚胺粗品与2~20倍量的C1-3烷基醇混合搅拌,优选为3~10倍量。
所述的C1-3烷基醇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优选为甲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39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